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眩晕的经历——那种突然间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的感觉,轻则令人心烦意乱,重则可能引发跌倒等严重后果。眩晕,虽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症状,实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病因机制,涉及神经系统、内耳、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眩晕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强调辨证施治,从整体出发,调和阴阳,恢复身体平衡。
一、眩晕的中医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眩晕并非单一的疾病名称,而是一种症状表现,常归类于“眩晕病”、“头风”、“风眩”等范畴。《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与肝风内动密切相关,同时涉及脾、肾、心等多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多与风、火、痰、瘀、虚等病理因素相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病因病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眩晕的常见中医证型及施治
- 肝阳上亢型
症状表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施治:治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常用方剂如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镇肝潜阳,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补益肝肾。
- 气血亏虚型
症状表现: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施治:治以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常用方剂如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白术、茯苓健脾生血,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
- 痰浊中阻型
症状表现: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施治:治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常用方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 肾精不足型
症状表现: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健忘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齿摇发脱,舌淡嫩,脉沉细无力。
辨证施治:治以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常用方剂如左归丸加减,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滋养肝肾,鹿角胶、龟板胶峻补精髓,山药、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 瘀血阻窍型
症状表现:眩晕头痛,痛有定处,健忘失眠,心悸怔忡,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辨证施治: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活络。常用方剂如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川芎活血行气,麝香开窍醒神,老葱通阳,黄酒辛温助血行。
三、中医非药物疗法在眩晕治疗中的应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有丰富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耳穴压豆等,对于缓解眩晕症状也有显著疗效。
针灸疗法:根据辨证选取穴位,如肝阳上亢者可选取太冲、行间等穴平肝熄风;气血亏虚者可选取百会、足三里等穴益气养血。针灸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推拿按摩: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头部、颈部及全身经络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引起的眩晕尤为有效。
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等区域进行拔罐,可疏通经络,祛湿化痰,对痰浊中阻型眩晕有良好疗效。
耳穴压豆:选取耳部与眩晕相关的穴位,如内耳、肝、肾等,用王不留行籽等物粘贴按压,通过刺激耳部神经反射区,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眩晕症状。
总之,眩晕虽非小事,但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结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疗法的综合运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眩晕症状的出现往往是身体内部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重原发病的诊治,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此外,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的眩晕患者,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田艳亚 南阳张仲景医院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