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彭晓瑞:正确应对新生儿黄疸

2024-10-16 05: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约50%的足月儿及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1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当胆红素过高超过机体处理能力时,胆红素入脑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癫痫等,也可引起视听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导致脑瘫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不可盲目处理,应密切观察、科学对待。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也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是指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能力有限或异常,引起血液中橙黄色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诱发胆红素脑病导致脑损伤和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与原因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3天,4~6天达到高峰,随后在7~10天内逐渐消退。早产儿由于肝功能相对不成熟,黄疸持续时间可能稍长,但一般不会超过4周。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不足所致。

2、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消退后复现。

其常见原因包括:

血型不合溶血:母亲与婴儿血型不兼容,导致母亲体内的抗体攻击婴儿的红细胞,引发溶血。

感染:如新生儿肝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导致黄疸加重。

遗传代谢疾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等,影响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肝脏疾病:如胆管阻塞、肝炎等,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识别

1、皮肤黄染

黄疸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皮肤黄染,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颈部、躯干及四肢,严重时可累及巩膜。黄疸色泽轻重不一,轻者呈浅黄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2、巩膜黄染

巩膜(即眼球白膜部分)黄染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体征之一,家长在观察时尤其需要注意。

3、尿色加深与粪便颜色变浅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患者的尿液颜色可能加深,甚至呈棕色或红色。同时,粪便颜色可能变得较浅,这是因为胆红素未能正常排入肠道所致。

4、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哭声低沉等症状。严重黄疸还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留下后遗症。

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

新生儿出现黄疸,应分辨是正常情况下的生理性黄疸,还是因存在某些病理因素所致的病理性黄疸,准确的识别有助于辨明宝宝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一、生理性黄疸

密切观察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2-4周才消退,黄疸程度较轻,粪便色黄,尿液不黄。此时宝宝一般情况良好,除了可能存在轻度嗜睡或食欲不佳外,一般无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尿便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观察,无需特殊治疗。

二、病理性黄疸提高警惕!

若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出现早),血清总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进展快),且2-4周后黄疸仍未消退(消退迟),甚至逐渐加深;或者在消退后再次出现黄疸(退而复现),同时新生宝宝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不佳、吸吮差、吐奶、嗜睡、发热、抽搐、尖叫惊厥,且出现尿液颜色深黄、大便发白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并尽早治疗,以免造成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

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如感染、胆道闭锁等),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光照疗法: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3、换血疗法:多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者。

4、药物疗法:一些药物(如静脉滴注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5、日光照射:太阳光可以帮助宝宝降低黄疸值,但需要在阳光下充分暴露身体,因此需要注意遮挡宝宝的眼睛和避免着凉。

6、促进母乳喂养:生后早期母乳喂养不足会使黄疸加重,因此提倡积极促进充足的母乳喂养。宝宝在黄疸期间易表现为吮吸无力、食欲缺乏,应耐心喂养,调整喂养方式,鼓励少量多次频繁喂养,保证奶量摄入。另外强调:因糖水无益于降低胆红素浓度,应避免喂糖水。

7、预防感染:接触宝宝时做好手卫生,做好宝宝的脐部及臀部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综上,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黄疸,能够自然消退。然而,对于病理性黄疸,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彭晓瑞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