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蒋明珠:专家答疑:小儿疝气常见问题全解析

2024-08-07 01: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小儿疝气,也称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腹股沟疝主要是由于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而脐疝则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以下是关于小儿疝气的常见问题全解析。

一、小儿疝气的病因

先天性因素:

腹股沟疝:主要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鞘状突是腹膜的一个下凸部分,因睾丸或子宫圆韧带下降而形成,多在出生后一年以内闭合。新生儿和半岁以内的婴儿鞘状突多未完全闭合,但并非所有未闭合的鞘状突都会形成疝。如果婴儿腹壁不够强健,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疝。

脐疝: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后天性因素:

过度用力哭闹、便秘、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也会促使疝的形成。

二、小儿疝气的症状

腹股沟疝:

男孩:腹股沟或阴囊有肿块突出,用力或哭闹时更明显,安静、放松后肿块可自行回纳。肿块常常为可复性的,右侧较左侧多见。

女孩:腹股沟可复性肿物是其特点,但肿块常位于大阴唇上部。

脐疝:

脐孔处出现包块,包块在站立以及哭吵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或者变大,平卧或停止哭吵后包块多可自行或用手按压后消失。

三、小儿疝气的诊断

临床表现:

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

男孩阴囊两侧不对称,女孩腹股沟区有肿块。

辅助检查:

B超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措施,帮助与鞘膜积液、隐睾等小儿常见疾病鉴别。

四、小儿疝气的治疗

观察与保守治疗:

对于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半岁以内的孩子先观察处理,部分人疝气有自愈可能,而且这个时期患儿年龄小、体重低,对麻醉耐受力较差,一般不手术。

使用疝气带可以减少疝气突出的次数,但不能治愈疝气,且可能带来局部皮肤坏死等风险,故不推荐使用。

手术治疗:

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应进行手术治疗。

脐疝患儿如果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应考虑手术。

手术时机:3个月至半岁是比较稳妥的选择,超过1岁会有点迟。但也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因素,如早产儿或患有严重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孩子对手术年龄也有影响。

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传统开刀和腹腔镜手术。传统开刀方式在大腿根部切一个小口,找到疝囊进行结扎;腹腔镜手术在肚脐取一个0.5厘米的切口置入腹腔镜,再从肚皮穿针把疝囊修补好。腹腔镜手术优势更明显,术后无明显疤痕,且可以同时检查对侧是否同时存在疝气。

五、小儿疝气的并发症与预防

并发症:

嵌顿疝:如果卡压太紧,突出的疝内容物不能自行回纳到腹腔,则称为嵌顿疝。嵌顿疝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睾丸血供障碍:多次嵌顿后可能引起睾丸萎缩。

预防:

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降低发病率。

出生后避免其他疾病引起的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也有助于降低发病率。

六、小儿疝气的术后护理

切口护理:

家长要关注孩子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便秘、剧烈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防止疝气复发。

注意有无切口感染,术后无需换药、无需拆线,只要关注切口不会明显红肿、流脓即可。

睾丸位置:

关注手术同侧睾丸是否在阴囊里,少数患儿术后可能出现隐睾,需要及时找医生复查。

七、小儿疝气的心理与家庭支持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术后家长要细心照料,确保孩子顺利康复。

(蒋明珠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小儿普通外科 主治医生)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