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内科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通过针灸、草药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中医旨在调整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衡、气血不和等病理状态,从根本上改善高血压症状,达到降压稳压的目的。
一、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治疗高血压方面,针灸疗法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对Ⅰ、Ⅱ期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
1.主穴选择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针灸此穴可调节脑部气血,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风池:位于后颈部,针灸此穴可祛风通络,对高血压伴有颈部僵硬、头痛等症状者尤为适用。
曲池:位于肘部外侧,针灸此穴可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有助于降低血压。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针灸此穴可镇静安神,缓解高血压引起的紧张、焦虑等症状。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针灸此穴可调理肝脾肾三经,有助于降低血压。
太冲:位于足背部第一、二跖骨间隙的凹陷处,针灸此穴可平抑肝火,舒缓情绪,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尤为有效。
2.配穴选择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因,选择相应的配穴进行针灸治疗。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配肝俞、行间等穴;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可配肾俞、太溪等穴;痰湿阻络型高血压可配丰隆、足三里等穴。
3.其他针灸疗法
耳针:通过在耳部特定穴位施以刺激,如耳尖、降压沟等,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适用于辅助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头针:利用头皮的浅层神经肌肉反射来调节血压,可用于改善长期存在高血压导致的情绪波动大、睡眠质量差等情况。
腹针:将电针仪连接于选定的腹部穴位上,通过电流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平衡,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4.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期间,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不要突然停药。等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后,视血压下降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可以减少药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二、草药治疗
草药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组方用药,草药可调节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从而达到降压稳压的目的。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降血压草药及其功效。
1.天麻
功效:平肝熄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
适用类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等。
注意事项:需结合个人体质和病情综合判断,不可盲目使用。
2.钩藤
功效: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适用类型: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所致的高血压。
降压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等有关。
注意事项:应辨证使用,不可随意服用。
3.杜仲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
适用类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
降压机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注意事项:需中医辨证施治。
4.菊花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适用类型: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能减轻头晕、头痛等症状。
降压成分:黄酮类物质可能是其降压的有效成分之一。
注意事项:需辨证使用。
5.决明子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适用类型:高血压伴有便秘、目赤肿痛等症状者。
5.决明子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适用类型:高血压伴有便秘、目赤肿痛等症状者。
降压成分:决明子含有决明子苷、大黄素等成分,这些成分有助于降低血压,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注意事项:决明子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
6.夏枯草
功效:清肝泻火,散结消肿。
适用类型:高血压伴有肝火旺盛、情绪烦躁、头痛等症状者。
降压机制:夏枯草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降压效果。
注意事项:孕妇及体质虚寒者应慎用。
7.罗布麻
功效:平肝安神,降血压。
适用类型:高血压伴有心悸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者。
降压成分:罗布麻含有黄酮类、强心苷等成分,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注意事项:罗布麻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8.丹参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除烦。
适用类型:高血压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胸闷气短等症状者。
降压机制: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来辅助降压。
注意事项:丹参具有活血作用,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
综上所述,通过针灸和草药的综合运用,中医内科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然而,患者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遵循医嘱,结合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陈俊伟 河南省安阳县辛村镇卫生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