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一、消化性溃疡的成因
1.胃酸分泌异常:
过多的胃酸分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具有强大的腐蚀性。当胃酸分泌过多时,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形成溃疡。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胃的排空延缓、胆汁反流等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胃黏膜的受损程度。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能在胃内强酸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其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长期的Hp感染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和溃疡形成。研究表明,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都有Hp感染。因此,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杀灭Hp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3.药物因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虽然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但长期或高剂量使用会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导致黏膜受损和溃疡形成。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4.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长期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饮酒,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增加溃疡的发生风险。这些不良因素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此外,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也会削弱胃黏膜的抵抗力,从而增加溃疡的风险。
5.心理因素和应激:
心理压力和长期应激状态可能对胃黏膜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溃疡的发生概率。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抑制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修复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损伤。
二、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1.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症状。胃溃疡的疼痛通常发生在餐后1小时左右,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多发生在两餐之间或夜间,进食或服用制酸药物后可缓解。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
2.反酸和烧心:
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出现反酸和烧心的症状。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和食管黏膜所致。反酸和烧心通常与上腹部疼痛相伴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3.其他胃肠道症状:
除了上腹部疼痛外,消化性溃疡患者还可能出现唾液分泌增多、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不如上腹部疼痛典型,但同样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4.全身症状:
消化性溃疡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失眠、焦虑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与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关系不大,但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并发症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穿孔和癌变等。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呕血或便血、黑便等;幽门梗阻表现为进食后恶心、呕吐;穿孔表现为上腹部急性剧烈疼痛;而反复发作的胃溃疡则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三、如何认识和预防消化性溃疡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基础。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加班。同时,保持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也非常重要。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溃疡的风险。
2.调整饮食结构: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消化性溃疡至关重要。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腻、刺激、过于寒凉的食物。这些食物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同时,患者还应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3.杀灭幽门螺杆菌: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杀菌治疗。杀灭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还可以降低其复发率。杀菌治疗通常采用四联标准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的组合使用。
4.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会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导致黏膜受损和溃疡形成。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于必须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应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以降低溃疡的风险。
5.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能观察胃黏膜状况,幽门螺杆菌检测则指导治疗。同时,血液和粪便检查监测贫血和出血,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防止溃疡恶化。
综上所述,患者应加强自我监测,一旦出现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综合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减少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总之,消化性溃疡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何乐乐 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