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秦昆:物质使用障碍,成瘾背后的心理机制

2023-05-10 01: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 Use Disorder,SUD),是指个体对酒精、药物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产生过度依赖和滥用,导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状态。成瘾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物质使用障碍成瘾背后心理机制的详细探讨。

一、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在物质使用障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遗传学研究显示,有物质依赖家族史的人,其发生物质依赖的风险较无家族史者显著增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中的某些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可能影响个体对物质的代谢、神经递质的传递以及大脑奖赏机制的功能。具体来说,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使个体对物质产生的快感更为敏感,从而增加成瘾的风险。

二、心理学因素

心理学因素在物质使用障碍的成瘾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心理学机制:

1. 逃避与自我治疗:

一些个体可能因为面临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开始使用物质。他们发现,物质能够暂时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治疗”的错觉。然而,长期使用物质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最终加剧原有的心理问题。

2. 强化与奖赏:

物质的使用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回路,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这种奖赏效应会强化物质使用的行为,使个体逐渐对物质产生依赖。

3. 习惯与条件反射:

长期使用物质会形成习惯性和条件反射性的行为模式。即使个体意识到物质使用的危害,也难以摆脱这种习惯性的行为。

4. 认知扭曲:

物质使用障碍的个体往往存在认知扭曲,如过度夸大物质带来的好处,忽视或低估其危害。这种认知扭曲会进一步推动他们继续使用物质。

三、社会学因素

社会学因素也在物质使用障碍的成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社会学机制:

1. 家庭环境:

家庭中的暴力、忽视和缺乏关爱等不良因素,可能增加个体寻求物质满足的动机。此外,家庭成员的物质使用行为也可能对个体产生示范效应。

2. 社交圈子:

社交圈子中的同伴压力、模仿和示范等效应,也可能促使个体产生依赖行为。在某些文化中,酗酒、吸毒等行为被视为一种时尚或社交手段,这可能会增加个体接触和尝试这些物质的机会。

3. 生活压力与应对方式:

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可能导致个体寻求物质作为应对方式。然而,这种应对方式往往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并且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四、成瘾的循环与维持

物质使用障碍的成瘾过程往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个体因为逃避负面情绪、追求快感或习惯等原因开始使用物质,随后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会进一步推动个体继续使用物质,即使面临严重的后果也无法自拔。成瘾的维持则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生理上的戒断症状、心理上的渴求和认知扭曲以及社会环境的触发因素等。

五、干预与治疗

针对物质使用障碍的成瘾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干预和治疗措施。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个体缓解戒断症状、减少渴求;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导致物质使用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社会支持则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共享经验、互相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维持清醒和康复。

综上所述,物质使用障碍的成瘾背后涉及复杂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机制。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成瘾的本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物质使用障碍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为受影响的个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秦昆 唐河县精神卫生康复医院 精神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