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术后镇痛药会成瘾?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安全窗”与替代疗法

2023-11-15 14: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镇痛药物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然而,关于术后镇痛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可能引发成瘾性的担忧,常常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不安。本文将深入探讨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安全窗”概念,以及替代疗法的应用,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消除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的误解。

一、阿片类药物的“安全窗”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在术后镇痛中,阿片类药物被广泛使用,因其能迅速、有效地缓解手术切口和周围组织的疼痛。然而,阿片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成瘾风险,这主要与其作用机制相关。

短期使用与成瘾风险:在术后镇痛的情境下,阿片类药物通常被短期使用,以缓解急性疼痛。研究表明,短期、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风险极低。这是因为,成瘾通常与长期、非医疗目的的使用有关,而术后镇痛属于医疗范畴内的短期治疗。

“安全窗”概念:阿片类药物的“安全窗”指的是在有效镇痛剂量范围内,药物既能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又不会引发成瘾风险的区间。在术后镇痛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和药物代谢情况,精确调整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以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窗”内。

监测与调整:为了保持患者在“安全窗”内,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药物副作用以及成瘾迹象。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医生会立即调整药物剂量或改用其他镇痛药物。

二、替代疗法的应用

尽管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为了避免潜在的成瘾风险,医生通常会考虑使用替代疗法或联合多种镇痛药物,以实现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治疗。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在术后镇痛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发挥镇痛作用。与阿片类药物相比,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成瘾风险更低。

局部镇痛技术:局部麻醉药、神经阻滞等局部镇痛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手术切口或疼痛区域,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这些技术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的优点,是术后镇痛的重要补充。

物理治疗与康复: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减轻炎症反应,间接缓解疼痛。这些方法在术后康复阶段尤为重要,有助于加速患者恢复和减少镇痛药物的依赖。

心理干预:疼痛不仅与生理因素相关,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减轻疼痛感。

三、结语

术后镇痛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成瘾风险不容忽视。通过精确调整药物剂量、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替代疗法以及综合应用多种镇痛手段,可以确保患者在“安全窗”内接受有效的镇痛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减少阿片类药物成瘾风险的重要措施。总之,术后镇痛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安全、有效的镇痛治疗。

(关景朋 许昌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