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意外事件中的“危险杀手”——脾破裂

2024-12-01 00: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日常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中,脾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但由于其初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因此常被称为“危险杀手”。脾破裂的发生往往与腹部外伤密切相关,如车祸、跌落、撞击等。为了减少脾破裂带来的伤害,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今天一文就带大家了解关于脾破裂的相关知识。

脾破裂是由于脾脏受到外伤暴力或者脾脏自身基础疾病,导致其破裂引发内出血,因此脾破裂分为外伤性脾破裂及自发性脾破裂,发生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病情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密切相关。发生脾破裂的患者,往往会伴随以下相关表现:

1.腹痛。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较轻,仅有左上腹轻度疼痛,较重者腹痛从左上腹开始,迅速波及全腹,并放射至腰背部或左肩部。

2.失血性休克。若出现大出血时,短时间内血压明显下降,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很快发生失血性休克(血压低、脉搏细速、四肢冰冷,意识不清或昏迷)甚至死亡。

3.内出血。病人短期内出现如眩晕、心悸、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少数病人还伴有恶心、呕吐。体检可发现病人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

除了外在症状之外,想要快速识别脾破裂,还可以加以配合临床专业的诊断项目。包括:腹部超声检查,这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脾脏的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对于诊断脾破裂具有重要价值。此外,CT扫描也可以清晰地显示脾脏的损伤情况,对于诊断脾破裂具有重要价值。当我们对病情状况产生疑问时,还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脾破裂的情况。有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也会选择穿刺抽取腹腔内的液体,来判断是否存在脾破裂的情况。

在脾破裂的处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由于破裂出血而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严格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及“损伤控制”的原则。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体征,不易诊断,如延误治疗,有较高的死亡风险。

在后续的手术治疗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纠正休克状态。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脾切除和脾修补术等。而对于出血量少而慢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变化,以及使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在保守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腹部B超或CT等,以评估脾破裂的愈合情况。如果保守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如腹痛加剧、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再次提醒大家,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外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生,必须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果不幸受伤,请务必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李大维 濮阳市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