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技术是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定。它是在实时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什么是超声介入?
超声介入是指在超声影像的实时引导下,使用细针或导管等器械进行穿刺或治疗的一种医学技术。它结合了超声诊断的实时性和介入治疗的精准性,能够实现对病变部位的精确定位和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超声介入适用于哪些情况呢?
1、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分为切割式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前者采用粗针切割目标组织,可获得组织条或组织碎块,可行病理学诊断。后者采用细针抽吸获取细胞,通过细胞学诊断来判断可疑部位的良恶性。
2、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
超声对含有液体成分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分辨力,在超声实时观察下导管等器械进入靶目标,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种可视化操作较以往盲穿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减少了手术风险,常见的有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的置管引流以及经皮肝内胆管、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术。
3、超声引导下抽吸硬化治疗
部分单纯性囊肿因体积较大,而对周围组织器官产生压迫现象。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单纯性囊肿进行抽吸硬化治疗的原理是硬化剂的化学作用会刺激囊壁,使得囊壁上皮细胞变性、脱水、坏死,并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囊腔粘连、缩小、闭合、逐步吸收消失。
4、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针精确到达病灶点,高频微波的作用下病变组织在热凝过程中脱水、凝固、变性坏死。适用于满足适应症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以及部分甲状腺、乳腺结节的消融治疗。
5、超声造影
在超声造影过程中,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使组织间对比度增加,从而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多用于肝脏、胆囊、甲状腺、乳腺、肾脏、前列腺等器官内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在心脏方面的应用有右心声学造影和左心声学造影,右心声学造影可协助确定有无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等右向左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介入的优点
实时监控与引导准确
超声介入能在实时超声图像的引导下,精确地定位病变部位,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使治疗更为精准。
操作简便与迅速
超声介入的操作相对简便,无需长时间的准备。一些操作甚至可以在门诊或病人的床边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便利性。
无放射性损伤
与传统的放射线引导下的治疗相比,超声介入无放射性损伤,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更加安全。
组织损伤小、疼痛小
超声介入能够实时选择最佳的进针路线,避免对重要脏器的损伤。超声引导下也能对进针路径进行更精准的浸润麻醉。同时,选择合适的穿刺器具也能将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病人承受的痛苦更小。
费用低廉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手术探查,超声介入的费用相对较低,使得更多病人能够承担起治疗费用。
微创
超声介入属于微创治疗,术后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损伤,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有助于病人术后恢复。
哪些情况不适合做超声介入?
1. 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清晰或不稳定者。
2. 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脏器者。
3. 凝血机制严重异常。
4. 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差。
5. 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
注意事项
1. 常规超声筛查,评估有无安全穿刺路径。
2. 需提供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输血全套检查结果。
3. 口服抗凝药物者咨询医生后停药三天以上。
4. 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诊疗操作。
5. 女性月经期间不能进行穿刺。
6. 穿刺点压迫止血20-30分钟以上,减少出血风险。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介入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未来,超声介入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入,超声介入的操作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白亚洲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功能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