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超声介入:针尖上的精准医疗

2024-10-14 12:1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中,精准医疗已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方向。超声介入技术作为精准医疗的代表之一,以其无辐射、实时动态成像、操作灵活等优势,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声介入通过高频声波引导细针或导管直达病灶,实现精准定位与微创操作,被誉为“针尖上的精准医疗”。  

二、超声介入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声介入技术依托于超声成像原理,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特性,生成实时动态图像。其核心技术包括高频超声探头、彩色多普勒成像以及三维重建技术等。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操作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从而确保穿刺或治疗的精准性。  

与传统影像引导技术(如CT或MRI)相比,超声介入具有以下优势:  

1. 实时动态成像:操作过程中可随时调整针尖位置,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2. 无电离辐射: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  

3. 便携性与低成本:设备易于移动,适合床旁操作,且费用相对较低。  

三、超声介入的临床应用  

(一)诊断性应用  

1.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超声介入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如肝脏、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活检。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组织样本,病理确诊率可达90%以上,显著降低了开放手术活检的需求。  

2. 积液抽吸与引流 

   对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脓肿,超声引导可精准定位积液范围,避免盲穿导致的并发症,如气胸或肠管损伤。  

 (二)治疗性应用  

1. 肿瘤消融治疗 

   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肾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通过精准定位,消融针直达肿瘤中心,高温灭活癌细胞,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2. 囊肿硬化治疗 

   肝囊肿、肾囊肿等可通过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注入硬化剂(如无水乙醇),使囊壁粘连闭合,避免复发。  

3. 疼痛治疗与神经阻滞  

   超声介入在慢性疼痛管理中表现突出,如腰椎神经根阻滞、肩关节腔注射等,能够精准定位靶点,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用量。  

 四、超声介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  

1. 微创性与安全性  

   超声介入操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  

2. 精准性与可重复性  

   实时成像确保操作精准,并可多次重复治疗,如肿瘤的阶段性消融。  

3. 经济性与普及性  

   相较于其他影像引导技术,超声设备普及率高,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二)挑战  

1. 操作者依赖性 

   超声成像的质量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学习曲线较长,需要规范化培训。  

2. 某些部位的局限性 

   对于骨骼后方或含气脏器(如肺、胃肠道),超声成像可能受限,需结合其他影像技术。  

3. 并发症风险 

   尽管罕见,但穿刺可能导致出血、感染或邻近脏器损伤,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五、未来发展趋势  

1. 人工智能辅助超声介入  

   人工智能(AI)技术可自动识别病灶边界、规划穿刺路径,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操作效率。  

2. 融合影像技术的应用  

   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导航可弥补单一成像的不足,尤其适用于复杂解剖部位的介入操作。  

3. 新型消融材料的研发  

   纳米材料携带药物或能量增强消融效果,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六、结语  

超声介入技术以其精准、安全、经济的特性,已成为现代医疗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超声介入将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微创诊疗服务。未来,这一“针尖上的精准医疗”必将进一步推动医学的进步,造福更多患者。

(李林 河南省荣军医院 超声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