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超声检查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那些事儿

2025-02-11 18: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中,超声检查凭借其独特优势,在腹部疾病诊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人都听说过超声检查,但对它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超声检查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那些事儿。

一、超声检查:腹部健康的“侦察兵”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来工作。当超声波穿透人体腹部时,会在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界面上产生反射,这些反射信号被仪器接收并转化为实时的图像。医生就像经验丰富的侦探,通过观察这些图像,能够获取腹部各个脏器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有无病变等重要信息。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向导,带领医生深入人体内部,探寻疾病的蛛丝马迹。

二、广泛应用:多脏器疾病的“发现者”

1.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超声检查的重点关注对象。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上,超声有着出色的表现。它可以清晰地检测出肝囊肿,那些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就像肝脏里的一个个小水泡。对于肝血管瘤,超声能够识别出其特有的高回声团块,边界相对清晰,形态规则。在肝硬化的诊断中,超声能观察到肝脏的大小、形态改变,以及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等特征,还能评估门静脉、脾静脉等血管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而在肝癌的早期筛查中,超声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发现直径较小的肝癌结节,表现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的占位性病变。

2.胆囊疾病: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囊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超声对胆囊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极高,是胆囊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胆囊炎在超声图像上可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毛糙,有时还能观察到双边征。胆囊结石则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而且结石会随着体位的改变而移动,就像在胆囊里“跳舞”一样。胆囊息肉通常显示为胆囊壁上向腔内突起的中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3.胰腺疾病:胰腺位置较深,周围结构复杂,但超声检查依然能为胰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关键信息。急性胰腺炎时,超声可见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边界模糊,有时还能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慢性胰腺炎则表现为胰腺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主胰管扩张等。对于胰腺肿瘤,超声可以发现胰腺内的占位性病变,根据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血流情况等,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不过,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超声对胰腺的观察有时会受到一定限制。

4.脾脏疾病:脾脏的大小、形态和结构变化也能通过超声清晰地显示出来。脾肿大在超声检查中很容易被发现,无论是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还是肝硬化等引起的脾肿大,超声都能准确测量脾脏的大小,并观察其内部回声情况。脾脏的囊肿、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在超声图像上也各有特点,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5.肾脏疾病:肾脏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有无结石、积水、囊肿、肿瘤等病变。肾结石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与胆囊结石的表现类似,但位置不同。肾积水时,肾盂、肾盏扩张,超声图像上呈现出液性暗区。肾囊肿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病变,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晰、壁薄、内部无回声的圆形或椭圆形暗区。肾癌在超声图像上多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实性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三、优势显著:诊断路上的“得力助手”

超声检查在腹部疾病诊断中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是一种无创检查,特别适合儿童、孕妇以及对其他检查方式不耐受的人群。其次,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无需长时间等待,检查过程中也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再者,超声检查可以实时动态观察脏器的运动和血流情况,这对于一些需要观察器官功能变化的疾病诊断非常有帮助。此外,超声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性价比高,使得更多患者能够接受。

四、检查前后:细节决定“诊断质量”

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一般来说,检查前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这是因为进食后胃肠道内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影响图像质量,从而影响医生的观察和诊断。对于一些需要观察膀胱和前列腺的患者,还需要适当憋尿,使膀胱充盈,这样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壁和前列腺的结构。检查时,患者需要仰卧在检查床上,充分暴露腹部,配合医生的要求变换体位,以便医生能够全面、细致地观察腹部脏器。检查结束后,患者即可正常活动和饮食。

超声检查作为腹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希望。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健康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腹部健康。了解超声检查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配合检查,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李林 河南省荣军医院 超声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