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通常表现为肺部炎症,尤其在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成人中更为常见。腺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肺炎,还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的感染,如胃肠道和眼部感染。由于其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肺炎相似,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一、临床表现
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热
起病急骤,通常表现为高热,体温可在39℃以上,呈稽留热(体温持续在高水平,波动幅度小)或弛张热(体温波动幅度大,但都在正常体温之上)。发热可持续7 - 10天,部分严重病例发热时间可能更长。
2. 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嗽较为剧烈,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痰,痰液多为白色黏痰,不易咳出。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病情较轻时可能每分钟呼吸30 - 40次左右,严重时可超过60次/分钟。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身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摄取足够的氧气。
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等,这是由于气道阻塞和肺部实变导致通气障碍。
3. 全身症状
精神萎靡:患者常表现为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这是因为感染引起身体不适和缺氧所致。
食欲减退:由于发热和全身不适,会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面色苍白或发绀:因肺部炎症导致氧气摄入不足,血液中氧含量降低,患者面色可能会变得苍白。严重缺氧时,口唇、指甲等部位会出现发绀(青紫)现象。
4. 肺部体征
在疾病初期,肺部听诊可能仅有呼吸音粗糙;随着病情发展,可听到中小水泡音。病情严重时,肺部可出现实变体征,如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腺病毒肺炎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但严重病例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 C-反应蛋白 (CRP)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感染时通常升高。腺病毒肺炎患者的CRP水平可能正常或升高,尤其在重症病例中,CRP的升高程度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3. 病毒检测
病毒检测是确诊腺病毒肺炎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抗原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腺病毒衣壳六邻体抗原,适用于鼻咽抽吸物、鼻咽拭子、痰液及肺泡灌洗液。这种方法快速且相对简单,但灵敏度和特异性较PCR检测低。
PCR检测:实时定量PCR技术用于检测腺病毒DNA,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早期诊断腺病毒感染的金标准。PCR检测能够在感染早期检测到病毒,帮助医生及时做出诊断。
血清学检测:检测腺病毒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通过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水平比较来诊断近期感染。IgM抗体的出现通常提示近期感染,而IgG抗体的升高则可能表示既往感染或恢复期。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腺病毒肺炎的诊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
1. X线胸片
在疾病初期可能仅显示纹理增多、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以双肺下野及右上肺多见。肺部阴影的吸收较为缓慢,可能需要数周时间。
2. 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如磨玻璃样阴影、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影等,对于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帮助。
四、诊断标准
腺病毒肺炎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包括近期是否有腺病毒感染的暴露史,如接触感染者或在流行地区活动。
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进行初步评估。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腺病毒感染的存在。
确诊腺病毒肺炎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证实腺病毒的感染,尤其是PCR检测结果阳性。
五、风险提示
腺病毒肺炎可能引起重症病例,特别是在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成人中。患者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
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方法涵盖了从症状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评估,通过综合考虑医生能够有效地诊断和区分腺病毒肺炎与其他类型的肺炎,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了解腺病毒肺炎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确保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叶贝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儿科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