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肌肉无力,试试肌电图检查

2023-12-11 04: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临床上有一种特殊疾病,它可以让你的肌肉变得无力,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这种疾病则是肌无力,也称为肌无力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出现会使肌肉无法正常接收神经信号,从而引起肌肉无力和容易疲劳,有的患者甚至还会伴随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所以针对肌无力症早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则至关重要。

对于确诊肌无力症的患者,肌电图早发挥了独特的临床作用。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phy, EMG)是一种通过检测肌肉和神经在电刺激下的反应,来评估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肌电图检查原理主要为记录肌肉电活动。通过在肌肉表面或插入肌肉内的电极,记录肌肉在静息状态、轻度收缩和最大收缩时的电活动。肌电图检查在诊断肌无力,特别是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方面,肌电图检查扮演着关键角色,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确认诊断:

1.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通过测量神经传递到肌肉的重复电信号,可以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障碍。在MG患者中,重复刺激会导致肌肉反应逐渐减弱,这称为“递减波”。

2. 单纤维肌电图(SFEMG):这种技术可以评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微小变化,进一步确认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在MG中,SFEMG会显示“颤抖增宽”和“阻滞”。

3. 神经传导研究:通过测量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纤维中的传播速度,可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神经病变。

通过这些项目,肌电图不仅有助于确诊重症肌无力,还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决策,并监测治疗效果。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肌电图检查是诊断和随访过程中十分有利的工具。

那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重症肌无力在肌电图检查中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1)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在低频(如3Hz)重复刺激尺神经、面神经和副神经等运动神经时,动作电位波幅会出现递减,递减程度在10%-15%以上,这是重症肌无力的特征性改变。

(2)单纤维肌电图Jitter延长:单纤维肌电图通过特殊的单纤维针电极,测量同一运动单位内肌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时间间隔(Jitter),重症肌无力患者此间隔会明显延长,诊断率可达80%-90%。

通过以上检查数据表现,医生可以具体了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病程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帮助患者采取下一步的科学治疗方案。

最后,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在肌电图检查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重要事项?

1.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在检查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停止使用某些药物,尤其是影响神经肌肉传递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同时,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尽量穿着舒适的衣服: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暴露身体的特定部位,因此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会更为方便。

3.适当放松身心: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些许不适,因此,患者在检查前应尽量放松身心,避免紧张和焦虑。

4. 严格遵守医嘱: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通过注意以上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肌电图检查,为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杨丽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功能检查科肌电图室)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