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症肌无力:肌肉“使不上劲

2025-04-08 20: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靠肌肉的力量完成各种动作,从简单的举手投足到复杂的运动竞技。然而,对于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而言,肌肉却仿佛失去了正常的 “动力”,常常陷入 “使不上劲” 的困境,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令人困扰的疾病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重症肌无力背后的秘密。​

一、症状:逐渐显现的肌肉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初期可能只是在长时间活动后出现肌肉疲劳、无力感,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例如,患者可能在长时间阅读后出现眼睑下垂,看东西重影;或者在持续咀嚼、吞咽食物时,感觉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如行走、爬楼梯时,频繁感到腿部无力,甚至在说话时,声音也会变得微弱、含糊不清。严重时,呼吸肌受累,可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这些症状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简单的生活自理到正常的社交、工作,都面临着重重挑战。​

二、发病机制:自身免疫引发的 “神经 - 肌肉接头危机”​

目前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本应是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 “卫士”,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却出现了 “误判”。正常情况下,神经 - 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肌肉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传递神经冲动,引发肌肉收缩。然而,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产生了针对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这些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会破坏受体结构,减少受体数量,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正常结合,使得神经冲动无法有效传递至肌肉,肌肉无法正常收缩,进而导致肌肉无力症状的出现。此外,除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外,部分患者体内还可能存在针对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等其他抗原的抗体,它们同样会干扰神经 - 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加重病情。​

三、诊断:综合考量,精准判断​

由于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准确诊断需要医生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首先,详细的病史询问至关重要。医生会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加重及缓解因素等。例如,若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这一特点高度提示重症肌无力的可能。​

接着,进行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疲劳试验是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如让患者持续上视或重复睁闭眼动作,观察是否出现眼睑下垂加重等疲劳现象。新斯的明试验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注射新斯的明药物,观察患者肌无力症状在短时间内是否明显改善,若症状改善,则支持重症肌无力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方面,检测血清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MuSK 抗体等自身抗体具有重要意义。若抗体呈阳性,对诊断有很强的指向性。此外,肌电图检查能够检测神经 - 肌肉接头处的电生理活动,发现特征性的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现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还可能需要进行胸部 CT 或 MRI 检查,因为约 15% 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有胸腺瘤,明确是否存在胸腺瘤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四、治疗:多管齐下,缓解病痛​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如溴吡斯的明,它能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降解,增加神经 - 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肌肉无力症状。对于病情较重或单纯胆碱酯酶抑制剂效果不佳的患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尤为重要。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免疫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

手术治疗方面,对于合并胸腺瘤的患者,手术切除胸腺瘤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即使未发现胸腺瘤,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其机制可能与去除胸腺中异常的免疫细胞有关。​

此外,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是在病情危急或特殊情况下的治疗选择。血浆置换能够快速清除患者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缓解症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则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起到暂时改善病情的作用。​

五、生活管理与展望:积极应对,拥抱希望​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良好的生活管理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发作至关重要。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疲劳往往会诱发或加重症状。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吞咽困难者应调整食物质地,避免呛咳。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常见诱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未来,更加精准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问世,它们能够更特异性地作用于免疫系统异常环节,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也为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治愈这一疾病,让患者彻底摆脱肌肉 “使不上劲” 的困扰,重获健康活力的生活。

 

(吕倩倩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神经重症监护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