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揭秘肾结石:成因、症状与防治策略

2024-06-07 02: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结石,这个听起来就令人不安的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困扰着不少人。了解肾结石的成因、症状以及防治策略,对于维护我们的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一、成因复杂多样

肾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饮食因素起着关键作用。摄入过多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甜菜、巧克力等,草酸会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这是最为常见的肾结石类型之一。同时,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豆类等,会使尿酸生成增加,从而增加尿酸结石的发病风险。另外,长期摄入大量钙剂,尤其是在维生素 D 摄入过量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钙在肾脏内异常沉积,形成结石。水分摄入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身体缺水时,尿液会变得浓缩,各种矿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浓度升高,更容易析出结晶,为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

一些疾病也会诱发肾结石。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血钙升高,使尿液中的钙含量增多;泌尿系统的感染、梗阻等情况,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导致尿液中的成分沉淀积聚,形成结石。此外,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天生具有更容易形成结石的体质,增加患病几率。

二、症状表现各异

肾结石的症状因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是否引起梗阻等情况而有所不同。较小的结石在肾脏内活动时,可能会引起腰部的隐痛或胀痛,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当结石移动到输尿管,造成输尿管梗阻时,会引发剧烈的疼痛,常被形容为 “肾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甚至阴囊或阴唇部位,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血尿也是常见症状之一,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可能会划伤尿路黏膜,导致血液混入尿液中,使尿液呈现粉红色、红色或茶色。如果结石合并感染,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脓毒症,危及生命。

三、防治策略全面出击

预防肾结石,饮食调整是首要措施。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避免过量的草酸和嘌呤摄入。增加水分摄入至关重要,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使尿量保持在 2000 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多喝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饮料。

对于已经患有肾结石的患者,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大小,治疗方法有所不同。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 0.6 厘米),有可能通过大量饮水和适当运动,如跳绳、跑步等,借助尿液的冲刷作用自行排出体外。同时,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促进结石排出,如 α- 受体阻滞剂等。

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引起严重梗阻、感染等并发症的结石,则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将其击碎,然后随尿液排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地清除结石,解除梗阻。

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肾结石也非常重要。通过超声、腹部 X 线等检查手段,可以在结石还未引起严重症状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肾结石虽然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但通过了解其成因和症状,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我们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风险,及时发现和治疗结石,保护泌尿系统的健康,让生活更加轻松无忧。

(刘高辉 兰考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