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疯”,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感觉异常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造成深远影响。本文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癫痫,了解癫痫发作时的应对措施,以及癫痫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一、癫痫的定义与病因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
1、疾病因素
(1)症状性癫痫: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如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脑囊虫病)、颅脑损伤(如脑外伤、脑内出血)、颅脑肿瘤(如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脑血管病(如脑栓塞、脑出血)、先天性畸形(如染色体畸变、先天性脑积水)等。
(2)特发性癫痫: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有足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结构性损伤或功能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3)隐源性癫痫:临床表现提示为症状性癫痫,但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
2、非疾病因素
(1)内分泌失调、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等可影响神经元放电阈值,导致痫性发作。
(2)少数患者仅在月经期或妊娠早期发作,为月经期癫痫和妊娠性癫痫。
(3)疲劳、睡眠缺乏、饥饿、便秘、饮酒、闪光、情感冲动和一过性代谢紊乱等因素可导致痫性发作。
二、癫痫发作的症状
癫痫发作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意识障碍与抽搐、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症状、精神症状以及全身症状。
1、意识障碍与抽搐:患者常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表现为茫然、呆视、无法与他人交流等。抽搐是癫痫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可能涉及手臂、腿部等身体部位,表现为抽搐、颤动或不自主的姿势变化。
2、感觉异常:患者在发病时可能出现嗅觉、视觉、听觉等感觉异常,如幻觉、闪光、失真或听觉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针刺感等感觉障碍。
3、自主神经症状: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4、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时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自言自语、暴力倾向、恐惧、焦虑等。
5、全身症状:癫痫发病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乏力、嗜睡等后遗症状。
三、癫痫发作时的应对措施
癫痫发作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应对措施:
1、保持冷静:目睹癫痫发作时,务必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多数癫痫发作短暂,只要处置得当,患者通常可自行恢复。
2、保障安全:迅速挪开患者周边尖锐、坚硬物品,防止发作时碰撞受伤。若在楼梯、浴室等危险场地,要小心且快速地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平坦处。
3、解开束缚:松开患者领口纽扣、领带、腰带等束缚衣物,利于呼吸顺畅。但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拉扯、晃动患者身体,以防加重病情。
4、侧卧体位:把患者轻轻翻转至侧卧位,头稍向后仰,该姿势能让口腔分泌物流出,避免堵塞气管引发窒息。全程留意保持侧卧稳定。
5、记录时间:用手机、钟表精准记录癫痫发作起始、结束时刻,以及发作症状,为后续就医提供详尽信息。
6、呼叫急救:单次癫痫发作超过5分钟仍不停、短时间频繁发作、患者受伤昏迷或发作伴随呼吸困难等异常,应立即拨打120,清晰告知地点、患者状况。
四、癫痫的治疗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和神经刺激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避免刺激性物质,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期观察和记录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以便更好地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3、针灸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将病灶切除,达到治疗的效果。
5、神经刺激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神经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或磁刺激来调节大脑神经活动,从而减轻癫痫发作。
五、癫痫的预防
预防癫痫的关键在于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下是一些预防癫痫的建议:
1、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疲劳、睡眠缺乏、饥饿、便秘、饮酒、闪光、情感冲动等诱发因素。
2、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生物钟。
3、健康饮食: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物质。
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身体疾病,避免疾病对大脑的影响。
5、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
癫痫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和心态,就一定能够控制癫痫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癫痫的困扰,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应对癫痫,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广鹏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