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脓毒性心肌病究竟是什么?
脓毒性心肌病是指在重症感染、重症胰腺炎、脓毒血症等情况发生时,随着原发疾病的加重,继而出现的心肌病变,甚至会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状况。比如,当血液内有能产生脓毒反应的细菌进入,人体自身的白细胞与之发生作用后,会产生大量的脓液、毒素、坏死物质等,若脓毒反应发生在心脏内,就会引起心内膜的炎症反应,致使心肌功能受损,以及心脏各种瓣膜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瓣膜损伤、赘生物形成等情况出现。通常这类患者原本可能并没有心肌疾病基础,而是先经历了重大创伤或感染,随后才继发出现心肌问题,且大部分患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病情容易被忽视,不过它却是目前很多重症感染患者的重要死因,患者预后极差,有效治疗手段相对较少,存活率也比较低,所以对脓毒性心肌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键。
二、发病原因剖析
脓毒性心肌病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脓毒症对心肌的直接损害。脓毒性心肌病的前提是脓毒症的发生,脓毒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能够引发全身范围内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到多个器官,心脏也在其中。当心脏受到严重的脓毒症影响时,就很可能出现脓毒性心肌病。
其二,心肌本身的免疫反应。脓毒症会诱发心肌局部的抗原抗体反应,容易产生免疫过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同时开展抗感染治疗以及免疫抑制治疗,而这一免疫反应也是脓毒性心肌病的重要引发因素之一。
其三,感染造成的心肌变化。感染会引发心脏局部的保护性反应,使得心肌出现营养缺乏的状况,同时炎症的抑制作用也会对心肌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造成心脏收缩功能变差。
正是这几个原因共同作用,才有可能导致心衰以及各种恶性的心律失常,最终引发脓毒性心肌病。
三、脓毒性心肌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常见临床表现
脓毒性心肌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多种,患者自身比较容易察觉的症状包括心跳加快,常常会感觉心慌,胸口像是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气短也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比如稍微活动一下,就会觉得气不够用,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像呼吸困难,严重时哪怕是安静状态下也会觉得喘不上气,身体乏力,没有力气进行日常活动,以及肢体出现水肿等现象。另外,心律失常也不少见,比如可能会有心室早搏,能感觉到心脏突然 “咯噔” 一下,或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这些异常表现都提示可能存在脓毒性心肌病,大家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相关检查指标变化
在对脓毒性心肌病进行诊断时,一些相关的检查指标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心电图检查,往往会出现ST段和T波改变,提示心肌可能存在受损的情况,还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反映在心电图上。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可以检测出心脏结构方面的异常,像心腔扩大,原本正常大小的心脏腔室变得比之前大了,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意味着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了影响,这些都是心肌功能受损的重要提示。再有就是血液生化指标,像肌钙蛋白 I、肌红蛋白 T、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会升高,它们的升高意味着心肌有损伤发生,医生会结合这些指标的变化,再综合临床表现等方面,来对脓毒性心肌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所以这些检查指标对于及时发现和确诊病情十分关键。
四、脓毒性心肌病该如何治疗?
(一)常规治疗手段
脓毒性心肌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多样,每种手段都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是液体复苏,通过合理补充液体,能够维持心脏的前负荷,保障心脏有足够的血液灌注,这对于早期治疗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比如在患者出现低血压等情况时,及时的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整体的血液循环状态。
抗感染治疗也是重中之重,因为脓毒性心肌病往往是在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基础上引发的,积极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机体感染,能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从根源上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心肌受到更多的损害。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样不可或缺,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可维持血管张力,有助于稳定血压,保障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让机体的血液循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此外,β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也有积极意义,它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降低儿茶酚胺类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对于改善心功能以及纠正休克等方面都能发挥一定的功效,帮助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步恢复。
(二)特殊药物应用
在脓毒性心肌病的治疗中,一些特殊药物有着针对性的作用。强心剂的应用较为关键,当患者合并有休克等情况时,可以联合儿茶酚胺类药物,比如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一起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帮助心脏更好地泵血,维持机体的血液循环。
他汀类药物,例如辛伐他汀,它具备抗炎、抗氧化、调脂等多种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损伤,对改善心肌的功能状况、延缓病情进展很有好处。
儿茶酚胺类药物除了和强心剂联合应用发挥作用外,其本身可以刺激心脏的 β 受体,提升心肌的收缩力,在提升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是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种类之一。
(三)手术及辅助治疗方式
针对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手术及辅助治疗方式就有了用武之地。比如清除病灶,如果患者体内存在明确的感染灶,通过手术等方式将其清除,能够减少感染源持续对机体产生影响,降低炎症反应对心肌的刺激,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植入心脏起搏器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自身的节律出现明显异常,影响到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时,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帮助调节心脏节律,让心脏能够规律地跳动,保障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
体外膜肺氧合(ECMO)这一辅助治疗方式在脓毒性心肌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情况的患者,ECMO 可以暂时代替心脏和肺的部分功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维持血液循环,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给心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五、怎样预防脓毒性心肌病?
(一)生活习惯方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脓毒性心肌病十分关键。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不要让自己过于疲倦,让身体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适当的运动也不可或缺,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并坚持进行,这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功能得到良好的锻炼。
情绪方面也要注意保持稳定,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中,因为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情况,间接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日常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比如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
另外,还要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高发季节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因为感染往往是脓毒性心肌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做好预防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
(二)医疗监测方面
重视医疗监测是预防脓毒性心肌病的重要环节。要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通过心脏彩超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评估,查看心腔大小、心肌厚度、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潜在的心肌病变风险,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正在服用可能损害心肌的药物,那么一定要做好随访工作,定期检测心肌酶、心脏超声等相关指标,密切关注心肌功能的变化,一旦发现指标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胡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