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复杂的生理结构中,心脏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器官之一。它不仅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通过精密的血管网络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然而,有时候,这个强大的器官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卵圆孔未闭。这是一种相对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心脏异常,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话题。
一、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小孔,它允许血液在心脏左右两边流动,以满足胎儿在母体内的氧气和营养需求。正常情况下,随着胎儿的出生和肺部的开始工作,卵圆孔会在出生后几个月内自行闭合。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小孔可能会保持开放状态,导致血液在心脏内异常流动,这就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在医学上被归类为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但它与一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有所不同。很多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可能终生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然而,当存在卵圆孔未闭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潜水等使右心房压力升高时),可能会出现右心房血液通过未闭的卵圆孔分流入左心房,从而可能引发偏头痛、不明原因的脑卒中等问题。
二、卵圆孔未闭的原因
卵圆孔未闭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 胎儿发育异常: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中的一个特殊通道,当胎儿发育过程中,卵圆孔未能按预期闭合,就可能导致卵圆孔未闭。这种情况往往与心脏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2. 遗传因素:卵圆孔未闭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卵圆孔未闭,其他亲属出现同样问题的可能性会更高。遗传因素在卵圆孔未闭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异常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包括心脏的发育。卵圆孔未闭可能是染色体异常的一个表现。
4. 母体疾病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卵圆孔未闭的风险。
5. 环境因素: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有害物质、感染病毒等,都可能对胎儿的心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卵圆孔未能正常闭合。
此外,早产、低体重等因素也可能与卵圆孔未闭有关。
三、卵圆孔未闭的症状
卵圆孔未闭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可能终生都没有明显不适,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 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一些微小血栓或代谢产物等物质未经肺循环过滤直接进入脑部,刺激脑血管引起偏头痛。这种偏头痛往往是原因不明的,且可能反复发作。
2. 头晕或眩晕:当未闭合的卵圆孔影响到脑部的血液供应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或眩晕的症状。脑部供血不足会影响平衡和协调功能,导致患者感到站立不稳或视物旋转。
3. 呼吸困难:较大的卵圆孔未闭合可能导致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分流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功能不全。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尤其在体力活动或剧烈运动后更为明显。
4. 心悸与心绞痛:卵圆孔未闭合导致血液通过心脏时流量增加,使心脏受到额外的压力。这可能会引发心悸或心绞痛,特别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或剧烈运动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或压迫感。
5. 反常栓塞:如果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血栓,由于卵圆孔未闭合,血栓可能通过未闭的孔道进入动脉系统,造成反常栓塞。这可能会引发相应部位的缺血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6. 其他症状:长期卵圆孔未闭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跳过快、盗汗、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体重下降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卵圆孔未闭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如何诊断卵圆孔未闭?
诊断卵圆孔未闭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等。
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通常包括触诊、问诊、听诊等。医生会通过听诊器听取心脏杂音等异常声音,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异常。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主要是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判断患者的心跳频率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虽然心电图不能直接诊断卵圆孔未闭,但有助于医生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排除其他可能的心脏问题。
3. 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彩超检查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以及未闭的程度。
4.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五、卵圆孔未闭的治疗
对于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观察随访: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可以先进行观察随访。部分患者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闭合。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药物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的风险。然而,药物治疗通常是针对有中风或其他血栓相关问题的患者,且不能根治卵圆孔未闭。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入心脏,将未闭的卵圆孔封堵。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有明显症状或高风险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4. 手术治疗:对于介入治疗失败或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开胸手术修补卵圆孔等。然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慎重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六、结语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相对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心脏异常。虽然大多数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当怀疑存在卵圆孔未闭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也是预防和管理卵圆孔未闭的重要措施。
(卢楠楠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胸外科/心血管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