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是患者恢复功能、告别僵硬与疼痛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系统的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从而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以下将详细介绍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秘诀。
一、康复锻炼的基本原则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和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和进度不同,因此锻炼计划应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原则:康复锻炼应从小幅度、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锻炼的幅度和强度。这有助于避免过度锻炼导致的损伤,同时让患者逐渐适应锻炼过程。
全面性原则:康复锻炼应涵盖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和神经功能恢复训练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患者全面恢复功能。
持续性原则: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持之以恒地坚持。即使术后恢复良好,也应继续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巩固疗效。
二、康复锻炼的具体方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被动活动:在医师指导下,利用外力(如治疗师的手、器械等)帮助患者活动关节,逐步恢复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主动活动:鼓励患者自己活动关节,如屈伸、旋转等,以促进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抗阻练习:在关节活动度得到一定恢复后,可以增加抗阻练习,如使用弹力带、哑铃等器械进行锻炼,以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训练
渐进增加负荷:采用重量递增法,逐渐增加锻炼的负荷,以增强受损肢体的肌力。
个性化计划:针对不同部位的骨折,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固定方式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严格执行。例如,对于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如果采取尺骨鹰嘴截骨术,术后三周内要避免主动伸肘;对于转子间骨折患者,如果采取的是动力髁螺钉固定,术后早期不可以负重,而采取的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经皮加压接骨板或滑动髋螺钉固定的则术后就可以下地负重。。
平衡能力训练
不稳定表面练习:使用稳定球、平衡板等工具进行不稳定表面上的站立和移动练习,以提高患者维持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
单腿站立:在物理治疗师监督下,进行单腿站立练习,以增强下肢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神经功能恢复训练
针灸疗法:针对因损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肢体麻木等症状,可以采用针灸疗法进行缓解。针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电刺激疗法:利用电刺激仪对受损神经进行刺激,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这种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三、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康复锻炼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锻炼的方法和强度适宜。切勿自行增减锻炼强度或改变锻炼方法。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锻炼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锻炼计划和方法。
注意疼痛:在锻炼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或不适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师。切勿强行进行锻炼,以免加重损伤。
保持营养:康复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
心理调适:骨折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结语
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是患者恢复功能、告别僵硬与疼痛的重要途径。通过遵循个性化、循序渐进、全面性和持续性的锻炼原则,结合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和神经功能恢复训练等具体方法,并注意遵循医嘱、定期评估、注意疼痛、保持营养和心理调适等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重返正常生活。
(杜振峰学会任职:副主任技师/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郑州市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委会委员)
(杜振峰 郑州人民医院 康复治疗部(北) 副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