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心梗。是指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临床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且伴有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动态变化,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严重类型。也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约为每十万人82人次,且呈上升趋势。
心急性肌梗死典型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胸痛胸闷伴大汗。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是在胸部正中,或者在胸部中间偏左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伴压榨感或紧缩感,这种胸痛、胸闷像胸口放了块大石头、或用胶带缠了几圈,大汗淋漓、有濒死感,还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很多人采取的急救措施是不正确的,比如
错误方式一,怀疑自己或家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自己开车或坐车去医院
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自己去医院,上下楼梯,或步行的时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轻则增加心肌坏死面积加重病情,重则引起心脏骤停。而且自行就诊还要经过分诊、挂号等环节,容易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救治。
正确的方式是当怀疑患者是心梗的时候,一定拨打120急救电话。讲清患者的基本情况,静待120来接诊患者去医院。身体活动和情绪激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重病情。所以在救护车到来前,平卧休息,或者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再呼叫其他人协助。克制紧张情绪,可适当做缓慢深呼吸,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过度通气,一般5秒一次为宜。有条件者测量血压、心率,判断呼吸、意识。
错误方式二,发生急性心梗时,用力咳嗽、掐人中、大声呼喊能救命
用力咳嗽和大声呼救护明显增加体力消耗,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增加猝死的风险。掐人中也属于无效的急救方式。
错误方式三,拍打肘窝进行急救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拍打胳膊肘不能疏通冠状动脉。疼痛刺激还会导致心跳加速,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坏死的面积,从而加重病情。拍胳膊只可能让胳膊的血栓脱落,堵住其他的血管。
错误方式四,发现患者倒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只针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患者除了没有意识,还要判断正常的呼吸和脉搏都没有了,才能进行心肺复苏。否则对会起到反作用。
错误方式五,认为所有的心梗都会胸痛
胸痛胸闷是心梗的典型表现,当然也有不典型的,心梗可以表现为从下面牙齿以下,到肚脐以上,身体各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比如下牙痛、下颌痛、颈部不适、肩背部不适、后背痛腹痛、左侧胳膊痛等很多表现。
错误方式六,发作期未测量血压直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疼痛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对于心绞痛是有效果的,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微乎其微,而且吃的不对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硝酸甘油不仅可以扩张心脏血管,也可以扩张全身的血管,从而降低血压,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况严重,血压已经很低了,这时候再含服硝酸甘油,就会进一步降低血压,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服用硝酸甘油前一定要确保患者血压不低于100/60mmHg。
了解了急性心梗的急救误区,那正确的急救措施该怎么做呢?
首先,及时拨打120讲清患者情况和详细地址,原地等待救援。
然后,让患者平卧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并安慰患者,克制紧张情绪。有条件可以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及时观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对无意识、无自主呼吸患者及时开展心肺复苏,公共场所有AED条件下要及时除颤。在抢救过程中,应让患者平躺在平坦而坚实的平面上,尽量不要中断胸外按压,直到患者恢复心跳、呼吸,这时,AED将提示“停止按压”,否则要保持按压,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来。
(艾珊珊 河南省胸科医院 麻醉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