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术第一步,如何走?——术前访视

2024-05-21 01: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3123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手术室都是神秘而陌生的。其实对于手术室的护士来说,预术的患者也是陌生的。互相陌生的我们,又必须相互有所了解才能进行手术。患者需要知道如何做好术前准备,进入手术室后会发生什么,从而能够缓解术前的焦虑和恐惧,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手术。手术室的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病情,以更充足的准备保障手术安全。所以在每台手术之前,都要先走好第一步——完成术前访视。

什么是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是指手术室医护人员通过对所负责的择期手术患者通过交谈、观察、查阅病历等手段收集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访视时间怎么选择?

访视时间通常选择术前1天的下午。由于每个医院手术室的工作安排不同,访视时间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变动性,通常会在医护人员当日择期手术结束后,前往病房对次日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为了提高术前访视的质量,在选择术前访视时间时应灵活变通。

访视者由谁担任?

访视者通常由巡回护士担任。手术室护士由于熟悉手术室周围环境和手术配合,通常是进行术前访视的最佳人员,这样也更有利于了解患者的情况,术前准备充分,做好手术配合。现在部分三甲医院也会采取麻醉医生与巡回护士结合的方式,由麻醉医生解释患者麻醉范畴的疑问,从而提高了术前访视的效率。

访视形式是什么?

访视形式通常采取访视者与患者面对面口头讲解的方式。这种方式形式有利于访视者准确判断患者的依从性,掌握患者的基础情况,对患者疑问进行完全解答。当然,为了便于患者理解和避免遗忘,术前访视宣教单也是常用的辅助措施。

访视内容有哪些?

访视内容包括访视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交代术前注意事项以及解答患者疑惑等多个方面。访视者应首先阅读患者的病历,与主治医师及主管护士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在准备充分后,前往病房,对患者进行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现病史、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式史、既往史、生活史等等,以及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对于女性患者,还需要询问是否正处于生理期。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的患者等应及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以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应着重讲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面对的操作,比如静脉穿刺、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等,减少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紧张情绪。同时要介绍患者的手术体位,告知其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

患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细节很多,常规的内容包括:切记禁食禁饮、做好清洁自身、注意防冷保暖、务必休息安眠、脱去内衣裤袜、绝不化妆美甲、摘除义齿眼镜等等。如遇到严重焦虑失眠的患者,要告知病房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术前访视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手术室护理的核心环节。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史和手术详情,制定护理计划。与医生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安全康复。

(艾珊珊 河南省胸科医院 麻醉科 主管护师)

1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