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偏头痛——被忽视的“神经隐痛”,你了解多少?

2025-01-22 11: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3587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症状多样、病因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常被患者及部分医疗从业者所忽视。以下是对偏头痛这一“神经隐痛”的深入解析。

一、偏头痛的定义与分类

偏头痛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根据国际头痛分类标准,偏头痛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无先兆偏头痛(即普通型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即典型偏头痛)、慢性偏头痛等。

二、偏头痛的症状表现

头痛:偏头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的搏动性疼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先兆症状:部分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会出现先兆症状,如视觉障碍(如闪光、暗点、视物变形)、感觉障碍(如面部或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随后出现头痛。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是偏头痛常见的伴随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多尿等症状。

三、偏头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偏头痛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偏头痛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偏头痛时,子女患偏头痛的风险增加。

内分泌因素: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或绝经期等内分泌变化时期,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可能增加。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酪氨酸、亚硝酸盐等物质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巧克力、奶酪、红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引发偏头痛。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诱发或加重偏头痛。

环境因素:天气变化、强光、噪音、刺激性气味等环境因素也可能成为偏头痛的诱因。

四、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治疗:偏头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止痛药、麦角类制剂、曲普坦类药物等是偏头痛常用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可缓解头痛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针灸、按摩、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对部分偏头痛患者有效。此外,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也有助于缓解偏头痛症状。对于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的偏头痛患者,可考虑预防性治疗,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药物降低发作频率和减轻症状。

五、偏头痛的预防与管理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奶酪、红酒等。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2、B6、镁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全谷物、坚果等。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预防偏头痛发作。

减轻压力: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避免刺激:尽量避免强光、噪音、刺激性气味等刺激因素,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六、偏头痛的社会认知与误区

尽管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但社会对其的认知仍存在误区。部分患者和医疗从业者可能认为偏头痛只是轻微的头痛症状,忽视其潜在的危害和治疗需求。实际上,偏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因此,提高社会对偏头痛的认知和理解,加强患者教育和医疗支持,对于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偏头痛作为一种被忽视的“神经隐痛”,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且易反复发作。通过深入了解偏头痛的定义、症状、病因与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傲 镇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