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嗓子干痒痛?中医教你如何呵护咽喉

2025-01-14 10:4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咽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呼吸、吞咽、发音等多种功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嗓子干痒痛的问题。尤其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咽喉问题更是让人苦不堪言。中医认为,咽喉疾病多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医如何呵护咽喉,助你远离嗓子干痒痛的困扰。

二、咽喉疾病的中医病因分析

1. 内因

(1)肺热: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司呼吸。若肺热内蕴,热邪上犯咽喉,则会导致嗓子干痒痛。

(2)胃热:胃热熏蒸,热邪上犯咽喉,也会引发咽喉疾病。

(3)肾阴虚: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导致咽喉干燥、疼痛。

2. 外因

(1)风邪:风邪侵袭,易导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2)寒邪:寒邪侵袭,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咽喉疼痛。

(3)燥邪:燥邪伤津,使咽喉失于濡养,出现干痒症状。

三、中医如何呵护咽喉

1. 调整生活习惯

(1)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2)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咽喉,加重病情。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调理

(1)多吃润喉食物:如梨、苹果、蜂蜜、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的作用。

(2)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以免刺激咽喉。

(3)适量饮用花茶:如金银花、菊花、罗汉果等,具有清热解毒、润喉止痛的功效。

3. 中药调理

(1)养阴润燥:可选用玄参、麦冬、玉竹等药材,煎水代茶饮。

(2)清热解毒:可选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药材,煎水漱口。

(3)利咽止痛:可选用桔梗、甘草、射干等药材,煎水含漱。

4. 中医外治法

(1)刮痧:在颈部两侧刮痧,可疏通经络,缓解咽喉疼痛。

(2)拔罐:在颈部拔罐,可祛风散寒,缓解咽喉不适。

(3)针灸:选取天突、廉泉、列缺等穴位进行针灸,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咽喉症状。

四、预防措施

1.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 避免过度用嗓:减少长时间讲话、唱歌等用嗓行为。

3. 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4.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预防口腔疾病。

五、中医日常养护咽喉的小妙招

1. 咽喉操

定期进行咽喉操练习,可以增强咽喉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咽喉不适。以下是一套简单的咽喉操步骤:

(1)颈部放松:头部缓慢向前倾,尽量让下巴贴近胸部,保持5-10秒,然后缓慢回到原位。重复3-5次。

(2)颈部旋转:头部向左右两侧缓慢旋转,每个方向保持5-10秒,重复3-5次。

(3)喉咙按摩: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摩喉咙两侧,从喉咙底部向上至下巴,重复5-10次。

2. 声音保养

(1)正确使用嗓子:避免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使用合适的音量说话。

(2)温水漱口:用温水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同时滋润咽喉。

(3)发声练习:进行轻声发音练习,如“嗯”、“啊”等,有助于放松声带。

3. 蒸汽吸入

使用蒸汽吸入法可以帮助缓解咽喉干痒痛。具体方法如下:

(1)准备一盆热水,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薄荷或桉树叶。

(2)将脸部靠近水面,用毛巾覆盖头部和盆子,形成一个蒸气室。

(3)深呼吸,让蒸汽进入咽喉,持续5-10分钟。

六、常见咽喉疾病的中医治疗建议

1.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咽喉疾病,中医治疗以养阴润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以下方药:

(1)养阴清肺汤:玄参、麦冬、生地、牡丹皮、白芍、贝母、薄荷、甘草。

(2)银翘散: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淡豆豉。

2. 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多由过度用嗓引起,中医治疗以滋阴润燥、化痰散结为主。可选用以下方药:

(1)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2)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七、结语

咽喉健康对人体至关重要,中医在治疗和养护咽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通过以上的科普,我们了解到中医如何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中药治疗和日常养护等方面来呵护咽喉。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保护好我们的咽喉,享受健康的生活。同时,如果咽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张献伟 民权县龙塘镇卫生院 五官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