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解锁神经外科术后护理的秘密

2025-01-09 14: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神经外科手术往往是患者与病魔抗争的关键一步,而术后护理则是这场抗争中至关重要的“后勤保障”,关乎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了解神经外科术后护理的要点和秘密,能为患者的顺利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一、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的守护

术后初期,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是重中之重。护士会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并详细记录。体温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感染的发生,尤其是脑部手术,一旦出现高热,可能提示颅内感染,需要及时排查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或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血压的稳定对于防止术后出血或脑灌注异常至关重要。血压过高可能导致手术部位再次出血,而血压过低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合适的血压范围,护理人员会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控制输液速度等方式维持血压稳定。

心率和呼吸的监测也不容忽视,它们反映着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整体身体状态。异常的心率或呼吸可能暗示心肺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或呼吸抑制等,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如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等,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支持或药物治疗。

二、伤口与引流管护理:细节决定成败

神经外科手术伤口的护理需要格外小心。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是关键,若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以防止伤口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疼痛加剧、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这些可能是伤口感染的早期迹象。

对于术后留置的引流管,如脑室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等,护理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和堵塞,防止引流不畅导致颅内压升高。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这对于判断病情变化非常重要。如果引流液突然增多或减少、颜色异常(如出现血性引流液突然变红或变混浊),都需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排查是否存在出血、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在护理引流管时,还要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细菌经引流管进入颅内,引发严重的颅内感染。当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稳定,不再需要引流时,会及时拔除引流管,拔管后同样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防止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体位管理:舒适与康复的平衡

合适的体位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术后患者的床头会根据手术类型和病情适当抬高一定角度,这样有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例如,颅脑手术后常将床头抬高 15° - 30°,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颈椎手术患者,体位的调整则需要更加谨慎,既要保证颈部的稳定性,防止颈椎移位损伤脊髓,又要兼顾患者的舒适度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循环。

在患者翻身时,要遵循轴式翻身的原则,即保持患者的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臀部和下肢在同一平面上同步转动,避免扭曲脊柱和颈部,防止手术部位受到牵拉或压迫,减少对神经组织的损伤风险。同时,使用合适的翻身辅助工具,如翻身垫、气垫床等,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促进康复。

四、营养支持:为恢复注入能量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是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的基础。在患者术后初期,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可能会通过肠外营养(静脉输注营养液)的方式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随着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应尽快过渡到肠内营养,鼓励患者经口进食。饮食应遵循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原则,如瘦肉粥、鸡蛋羹、蔬菜汤、水果泥等。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呛咳风险的患者,要注意防止误吸,可采取调整食物质地(如制成糊状)、缓慢喂食等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或留置鼻饲管,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避免呼吸道梗阻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五、并发症的预防与应对:未雨绸缪

1. 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因素使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为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人员会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以松动痰液,便于咳出。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术后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减少、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是 DVT 的高发人群。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 DVT 的症状,定期测量下肢周径并进行对比。鼓励患者尽早在床上进行主动的下肢屈伸运动,如踝泵运动(即用力背屈和跖屈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压疮: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容易发生压疮。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定时翻身,一般每 2 小时一次,避免身体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持续受压。使用减压床垫、气垫圈等减压设备,可有效分散身体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排泄物和分泌物,防止皮肤浸渍。对于已经出现压疮早期迹象(如皮肤发红)的部位,可进行局部按摩、涂抹褥疮膏等处理,防止压疮进一步发展。

六、心理关怀:心灵的抚慰

神经外科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是一次重大的身心创伤,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对疾病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能对身体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护理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关怀和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恢复的希望,营造一个温暖、积极的康复环境。

神经外科术后护理是一个系统而精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关乎患者的康复与未来。通过对生命体征的精准监测、伤口和引流管的悉心护理、体位的合理调整、营养的充分保障、并发症的有效预防以及心理的关怀呵护,我们能够为患者解开术后护理的秘密,助力他们走上健康的康复之路,迎接美好的生活新篇章。

(李淑芳 夏邑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