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下肢骨科手术后血栓预防的重要性

2025-02-24 09:4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下肢骨科手术,尤其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及下肢骨折修复术等,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这类手术后患者常面临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便是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形成。深静脉血栓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不适,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下肢骨科手术后的血栓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多个因素。在下肢骨科手术后,这些因素往往同时存在,使得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

血流缓慢: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下肢活动减少,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减慢。特别是当手术部位涉及下肢的主要血管时,血流缓慢的情况更为明显。

血管内膜损伤:手术过程中,血管可能因操作不当或器械刺激而受到损伤。这种损伤会触发机体的凝血机制,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后,由于应激反应、创伤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患者的血液可能处于高凝状态。这种状态下,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

二、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轻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重者则可能发生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造成肺栓塞,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下肢肿胀与疼痛:深静脉血栓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腿部,引起肿胀和疼痛。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术后康复进程。

肺栓塞: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时,可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三、下肢骨科手术后血栓预防的措施

鉴于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危害,下肢骨科手术后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措施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基本预防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术后尽早进行下肢活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抬高患肢:术后适当抬高患肢,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改善生活习惯:建议患者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

物理预防

弹力袜:穿戴医用弹力袜可以给下肢施加一定的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以对下肢进行周期性的加压和放松,从而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液凝固过程,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风险。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同时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这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长时间坐卧不动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可以适当站立或走动一下以促进血液循环。

四、总结

下肢骨科手术后血栓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保障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加强自我管理和监测,共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总之,下肢骨科手术后的血栓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乔登朝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骨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