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跟骨骨折:为何需消肿后再行手术

2025-01-15 11: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高处坠落、车祸等外力作用导致跟骨断裂或移位。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是等待肿胀消退后再进行手术。这一做法背后有着充分的医学理由和科学依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为何跟骨骨折需要消肿后再行手术。

一、肿胀对手术操作的影响

跟骨骨折后,局部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疼痛。肿胀是由于骨折断端出血、软组织损伤以及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肿胀较为严重时进行手术,会给医生带来诸多操作上的困难。

视野受限:肿胀的软组织会遮挡手术视野,使得医生难以清晰地看到骨折断端和周围组织的结构。这会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手术操作失误。

组织脆性增加:肿胀状态下的软组织脆性增加,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断裂或损伤。这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还可能增加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伤口难以缝合:在肿胀严重时进行手术,术后伤口可能因张力过大而难以缝合。一旦伤口无法缝合,钢板等内固定物可能会外露,从而极大地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的概率。

二、肿胀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除了手术操作上的困难外,肿胀还会对跟骨骨折的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加重炎症反应:肿胀本身就是一种炎症反应的表现。在肿胀状态下进行手术,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影响血液循环:肿胀会压迫周围的血管,影响血液循环。这会导致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速度和质量。

增加感染风险:肿胀状态下的组织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和感染。一旦术后发生感染,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三、消肿的方法和时机

鉴于肿胀对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的不利影响,跟骨骨折后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消肿措施。消肿的方法主要包括冰敷、抬高患肢、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冰敷:在骨折后的前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进行冰敷。冰敷可以缩小血管、减少血流量,从而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以帮助血液回流,减轻局部水肿和疼痛。这一措施在术后同样适用,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药物治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利尿剂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物理治疗:在肿胀消退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热敷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流动,有助于消除淤血和水肿。

消肿的时机通常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一般来说,跟骨骨折后需要等待肿胀明显消退后才能进行手术。这个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不会超过两周。在等待消肿的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总结

跟骨骨折后需要消肿后再行手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肿胀不仅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还会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消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消肿措施,可以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恢复速度。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跟骨骨折后消肿再行手术是遵循医学原理和临床实践的科学决策。这一做法有助于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功能。

(乔登朝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骨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