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人腕部骨折后,为何更容易跌倒?警惕“骨折-失能”恶性循环

2025-05-11 09: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骨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尤其是腕部骨折,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腕部骨折后,老年人往往更容易陷入一个被称为“骨折-失能”的恶性循环中,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本文将深入探讨老人腕部骨折后为何更容易跌倒,以及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一、腕部骨折: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腕部骨折,尤其是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这种骨折通常由于跌倒时手掌着地,力量传导至桡骨远端导致。虽然腕部骨折本身可能不会像髋部或脊柱骨折那样直接威胁生命,但它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老年人跌倒风险显著增加。

二、为何腕部骨折后更容易跌倒?

疼痛与功能障碍:腕部骨折后,患者通常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和腕关节活动受限。这种疼痛和功能受限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还可能导致患者在行走时因害怕使用受伤的手而失去平衡,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肌肉萎缩与力量下降:骨折后的制动和康复过程中的缺乏运动,容易导致患肢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这不仅影响腕关节的稳定性,还可能影响全身肌肉力量,使得老年人在行走、转身等动作中更容易失去平衡。

心理因素影响:骨折带来的疼痛和不便往往使老年人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害怕再次受伤或跌倒。这种心理变化可能导致他们在行走时更加谨慎,甚至过度依赖辅助工具,反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药物副作用:骨折后,老年人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药、镇静剂或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平衡感和协调性,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骨折-失能”恶性循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旦老年人发生腕部骨折,上述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疼痛和功能受限导致活动减少,活动减少又进一步加剧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同时心理恐惧和药物副作用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影响骨折的康复,还可能导致老年人整体功能下降,跌倒风险持续上升,进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骨折或其他健康问题。

四、打破“骨折-失能”恶性循环:策略与行动

早期康复干预:骨折后,尽早进行康复干预,包括疼痛管理、物理治疗、肌肉锻炼等,以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增强肌肉力量。

平衡与协调性训练:通过专业的平衡与协调性训练,提高老年人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

心理支持与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帮助老年人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同时加强跌倒预防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药物管理:与医生密切合作,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减少药物副作用对平衡感和协调性的影响。

环境适老化改造:对居住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增加扶手、防滑地板、照明改善等,以减少跌倒风险。

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朋友、社区志愿者等,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陪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结语:预防胜于治疗,关爱始于行动

老人腕部骨折后的“骨折-失能”恶性循环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但通过早期康复干预、平衡与协调性训练、心理支持与教育、药物管理、环境适老化改造以及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跌倒风险。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年人开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周磊 河南省郸城县中心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