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老人跌倒是一个常见且令人揪心的情况,而其中髋部骨折更是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当遇到老人跌倒时,很多人出于本能会立刻上前搀扶,但这种做法可能并不正确,甚至会对老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老人跌倒后,尤其是涉及髋部骨折时的科学急救方法。
一、初步判断
当发现老人跌倒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惊慌。迅速但轻柔地询问老人的感受和身体状况,例如:“您哪里疼呀?能不能动一动腿?”通过观察和简单交流,初步判断是否有髋部骨折的可能。如果老人表示髋部疼痛剧烈,且尝试活动时疼痛加剧,或者一侧下肢出现明显畸形、缩短等情况,就要高度怀疑髋部骨折了。
二、切勿随意扶起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一旦怀疑老人髋部骨折,绝不能贸然将其扶起。因为随意搬动可能会导致骨折断端移位,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原本可能较轻的病情会因此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大出血、休克等。此外,不恰当的扶起动作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老人的痛苦,使其产生恐惧和抗拒心理。
三、正确的现场处理
保持舒适体位:让老人保持跌倒后的原有体位,尽量避免身体扭曲或受力不均。可以在老人的头部、颈部等关键部位垫上一些柔软的物品,如衣物、毛巾等,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和身体的舒适。
安抚情绪:老人跌倒后往往会感到惊慌、害怕,此时要轻声安慰老人,让其尽量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或其他不良反应。可以握住老人的手,用温和的语气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向急救人员清晰准确地告知老人的情况,包括跌倒经过、症状表现以及怀疑髋部骨折等信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移动老人,除非老人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如在马路中间、即将发生火灾等),这种情况下要小心、平稳地将老人移至安全地带,但仍要注意避免对髋部造成二次伤害。
四、急救人员到来后的配合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向急救人员详细描述老人跌倒的过程、症状变化等情况,以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处理。急救人员会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搬运和固定,一般会使用担架等专业设备,确保老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五、后续注意事项
老人被送往医院后,家属要密切关注其治疗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康复。髋部骨折的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可能包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在老人康复期间,要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
总之,老人跌倒后,尤其是怀疑髋部骨折时,千万不要急着扶起。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保持冷静,初步判断病情,避免随意搬动老人,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并配合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老人的痛苦和伤害,为其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希望每一位家属和周围群众都能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地救助跌倒的老人。
(刘海波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