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脾胃不和,中医内科的调养智慧

2023-10-09 09: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常见但又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脾胃不和。在中医内科的世界里,脾胃被看作是“后天之本”,是我们身体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健康,我们的身体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现代生活中,由于饮食不规律、情绪压力、过度劳累等因素,脾胃不和已成为许多人的困扰。那么,什么是脾胃不和?它有哪些表现?中医内科又如何调养呢?别急,咱们一一解答。

一、脾胃不和是啥?

脾胃不和,简单来说,就是脾胃两脏在生理功能上失去了协调,导致消化、吸收、运化等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想象一下,脾胃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两个小伙伴,它们平时配合默契,一起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但如果它们闹别扭了,那我们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二、脾胃不和的表现有哪些?

脾胃不和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消化不良、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等。这些症状虽然看似平常,但如果长期存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三、中医内科如何看待脾胃不和?

在中医内科看来,脾胃不和的机理主要涉及脏腑关系失调和气血运行不畅两个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如心失所养、肺失宣降、肾失温煦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同时,脾胃不和还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滋养不足,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

四、中医内科如何调养脾胃不和?

针对脾胃不和的病理机理,中医内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养:

1. 饮食调养:吃对吃好是关键:饮食调养是调理脾胃不和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规律进食: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这样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恢复。清淡易消化: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稀饭、蒸煮的蔬菜等。减少油腻、辛辣、生冷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脾胃,加重症状。健脾益胃食物: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红枣、粳米、茯苓等食物。这些食物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脾胃。食疗方:如山药薏米粥、红枣莲子粥等。这些食疗方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调理脾胃,非常适合脾胃不和的人群。

2. 情志调摄:心情好,脾胃才好: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是导致脾胃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心态的平和,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对脾胃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愉快、平和。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调节情绪,让心情更加愉悦。心理疏导:对于长期情志不舒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理疏导或冥想训练。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脾胃功能。

3. 适当运动:动一动,脾胃更轻松: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不会给脾胃带来过大的负担,同时还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当然啦,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哦,不然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的。

4. 中药调理:个性化配方,精准调养:中医药在调养脾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配方,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中药包括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行气止痛等类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当然啦,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哦,不可随意服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的患者。香砂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增加了香附和砂仁,增强了行气止痛的效果,适用于脾胃气虚伴有气滞的患者。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等症状。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胁胀痛、脘腹胀满等症状。

5. 中医外治法:内外兼修,效果更佳:除了内服中药外,中医内科还常用针灸、推拿、艾灸等外治方法来调理脾胃不和。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等穴位,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这些穴位都是脾胃经络上的重要穴位,通过针刺可以刺激经络,调和气血。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作用于腹部等脾胃反射区,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紧张,改善脾胃功能。我们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左右,用手掌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摩,每次约5-10分钟。艾灸疗法: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采用艾灸疗法。通过艾灸中脘、神阙等穴位,以温中散寒、健脾胃。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

五、预防脾胃不和的重要性及措施

预防脾胃不和同样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饮食有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这样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预防脾胃不和的发生。

2.情志调护: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稳定对于脾胃健康至关重要。

3.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4.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调养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身体强壮了,脾胃自然也会更健康。

六、结语

脾胃不和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调养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它。饮食调养、情志调摄、适当运动、中药调理和中医外治法都是中医内科调养脾胃不和的重要手段。同时呢,我们也要注重预防工作,从饮食、情志、劳逸等多方面着手,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疾病的发生。最后呢,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中医调养脾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哦,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要急于求成或者半途而废哦,不然可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脾胃和美好的生活!

(张海英 浚县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