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脊柱手术患者体位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2023-04-09 10: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脊柱手术已成为治疗多种脊柱疾病的有效手段,从腰椎间盘突出到脊柱骨折,从脊柱侧弯矫正到退行性脊柱病变的治疗,手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然而,手术的成功仅仅是康复旅程的起点,术后的体位护理与并发症预防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浅出地探讨脊柱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要点及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共同参与康复,促进早日康复。

一、体位摆放:手术成功的隐形基石

想象一下,建筑师在建造高楼大厦时,对地基的稳固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样,在脊柱手术中,患者的体位摆放就是那隐形却至关重要的“地基”。正确的体位不仅能够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便于医生精准操作,还能有效减少手术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脊柱手术体位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俯卧位、侧卧位、坐位等,每一种体位都针对特定的手术类型设计。例如,在进行腰椎融合术时,患者通常会被安置在俯卧位,这样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腰椎结构,准确植入融合器;而在颈椎手术中,患者则可能采用仰卧位,头部略后仰,以便医生更好地暴露颈椎区域。

1、俯卧位:挑战与护理并重

俯卧位是脊柱手术中最为常见的体位之一,尤其是在腰椎和胸椎手术中。然而,这一体位对患者来说并不轻松,它可能带来呼吸受限、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因此,体位摆放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体位摆放要点:

-胸部垫软枕:保持胸廓的自然曲度,避免过度压迫导致呼吸受限。

-头部转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减少窒息风险。

-双上肢固定:避免术中因体位变动影响手术操作。

-下肢适度牵引:保持脊柱的自然延伸状态,便于医生操作。

护理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安全。

-定期调整体位: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

-保持体温稳定:使用保温毯等措施,减少因体温下降带来的并发症。

2、侧卧位:灵活应对复杂情况

侧卧位主要用于胸椎和腰椎的某些特定手术,如脊柱侧弯矫正术。这一体位要求更高的摆放技巧,既要确保手术区域的充分暴露,又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体位摆放技巧:

-肩部与臀部垫高:形成轻微的倾斜角度,便于医生操作。

-下肢适当屈曲:保持骨盆稳定,减少术中移动。

-头部与上肢固定:确保患者在术中不会因体位变动而影响手术进程。

护理要点:

-保护受压部位:使用软垫减少皮肤受压,预防压疮。

-维持循环稳定:监测血压,及时调整体位以避免血液循环障碍。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3、坐位手术:挑战极限的精准操作

坐位手术在脊柱手术中较为少见,但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颈椎前路手术中具有独特优势。坐位能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便于医生进行精细操作。然而,这一体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体位摆放与护理:

-头部固定:使用头架或头托确保头部稳定,避免术中移动。

-背部支撑:使用特制的座椅和靠背,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

-下肢悬吊:减轻下肢重量对脊柱的压力,便于手术操作。

护理方面,除了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外,还需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坐位手术往往让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惧,因此,术前的心理疏导和术中的情感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二、并发症预防:未雨绸缪,细致入微

1. 深静脉血栓(DVT):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深静脉血栓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卧床会减缓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术后鼓励患者在疼痛允许范围内尽早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2. 肺部感染:深呼吸练习,有效咳嗽

由于术后疼痛限制呼吸运动,加上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定期进行深呼吸练习和有效咳嗽,可以帮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深呼吸时,可尝试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用嘴呼出,重复数次。咳嗽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腹部力量将痰咳出,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口疼痛。

3. 泌尿系统感染:定时排尿,保持清洁

留置导尿管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医疗措施,但也是泌尿系统感染的潜在风险源。患者应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定时开放导尿管,鼓励自行排尿,尽早拔除导尿管。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

4. 压疮预防: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长期卧床使局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压疮。除了前面提到的轴线翻身外,还应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定期更换体位,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红斑、硬结等早期压疮迹象。

三、家庭护理:爱的守护,共筑康复长城

1. 心理支持:情感慰藉,树立信心

脊柱手术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心理的一次挑战。家人的理解、鼓励和支持是患者康复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家属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2. 营养补充:均衡饮食,促进愈合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加速伤口愈合、促进康复的基础。术后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同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骨骼和软组织修复。

3. 康复训练:科学指导,持之以恒

康复训练是脊柱手术后恢复功能的关键。患者应遵循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与协调性练习等。训练过程中,耐心与毅力同样重要,持之以恒方能见到成效。

结语: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脊柱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体位管理、细致的并发症预防以及全方位的家庭护理,我们可以为患者铺就一条平稳的康复之路。记住,每一次翻身、每一次深呼吸、每一份关爱,都是向着更健康、更美好生活的迈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王红艳 三门峡市湖滨区医院 手术室)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