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器械传递技巧

2023-10-16 18: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每一场手术都是一场无声的战斗,而骨折内固定术更是对精度与团队协作的极致考验。当骨骼因意外而断裂,医生们便需借助一系列精密的器械,将断裂的骨头重新拼接并固定,以恢复患者的行动能力。在这场生命接力中,器械的传递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率与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精细的手术世界,探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器械传递技巧。

一、为何器械传递技巧至关重要?

骨折内固定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手术将骨折断端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将其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在这个过程中,手术器械的传递是手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默契配合,器械传递的准确无误,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创伤和出血,还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成功。

想象一下,如果器械传递出现延误或错误,可能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器械传递技巧,对于保障手术安全至关重要。

二、器械传递的基本原则

在骨折内固定术中,器械传递遵循着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1.无菌原则:无菌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所有传递的器械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传递过程中也要避免任何可能的污染。护士在传递器械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手套,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2.准确迅速:手术室内的时间宝贵,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器械传递需要做到准确迅速,医生需要什么器械,护士就应立即准确无误地传递到手中。

3.保持视线交流:在传递器械时,护士与医生之间应保持视线交流,确认医生所需器械的种类和数量,避免传递错误。这种交流还能增强团队的默契度,提升手术效率。

4.避免交叉传递:为了避免污染和碰撞,器械传递应遵循“不交叉”的原则。即器械应从手术者的前方或侧面传递,避免从背后或头顶传递,以减少手术区域的污染风险。

三、常见器械的传递技巧

在骨折内固定术中,常见的器械包括各种型号的螺钉、钢板、持骨器、骨钻等。这些器械的传递都有其特定的技巧。

1.螺钉与钢板的传递:螺钉和钢板是骨折内固定术中最常用的内固定器材。在传递这些器材时,护士应确保螺钉和钢板的型号、长度与手术计划相符。传递时,应轻轻握住器材的一端,避免触碰器材的工作部分,以防污染。同时,要注意传递的方向和力度,确保医生能够轻松接过并立即使用。

2.持骨器的传递:持骨器用于在手术中夹持和固定骨折断端。传递持骨器时,护士应确保持骨器的夹口处于闭合状态,以避免在传递过程中夹伤医生或患者。同时,要准确地将持骨器传递到医生的手中,使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3.骨钻的传递:骨钻用于在骨骼上打孔,以便安装螺钉。传递骨钻时,护士应确保骨钻的转速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影响手术效果。同时,要注意传递的角度和力度,确保医生能够稳定地握住骨钻并顺利操作。

四、提升器械传递技巧的方法

提升器械传递技巧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手术团队成员进行器械传递技巧的培训。通过模拟手术场景,让医生和护士熟悉各种器械的传递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升团队的默契度和协作能力。

2.经验分享:鼓励手术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交流和学习,大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器械传递技巧。

3.模拟演练:利用模拟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演练,让团队成员在接近真实的手术环境中练习器械传递。这种演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传递技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反馈与改进: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手术团队成员对器械传递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传递流程,不断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五、结语

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器械传递技巧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医学智慧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正确的传递技巧,不仅能够提升手术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作为普通大众,了解这些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增强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团队的不断磨合,相信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器械传递技巧将会更加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生命接力的每一次成功,为每一个生命加油鼓劲!

(王红艳 三门峡市湖滨区医院 手术室)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