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关键角色

2024-12-04 20: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当今社会,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大量人口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在漫长的慢性病治疗与管理过程中,西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
 
一、西药助力病情控制
 
1. 精准作用机制:西药通常具有明确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以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例,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这种精准的作用方式能够直接针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因血压过高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的损害。
2. 血糖血脂调控:在糖尿病治疗中,西药更是不可或缺。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则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对于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预防并发症
 
1. 心血管疾病预防: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用西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阿司匹林更是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能够显著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2. 糖尿病并发症防控: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等,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保护肾功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中,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西药,如羟苯磺酸钙,能够减轻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和缺血,预防和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降低失明的风险。
 
三、提高生活质量
 
1. 缓解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COPD的常用西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它们可以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使患者呼吸更加顺畅,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精神心理支持:许多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能够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四、治疗依从性与便利性
 
1. 简化治疗方案: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方制剂和长效药物问世。例如,将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患者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大大简化了治疗方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每天只需注射一次,相比传统胰岛素,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 药物剂型多样:西药的剂型丰富多样,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气雾剂、贴剂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液或贴剂;哮喘患者使用气雾剂能够直接将药物送达肺部,快速缓解症状,且使用方便。
 
西药在慢性病管理中从病情控制、并发症预防、生活质量提升以及治疗依从性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西药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同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信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西药将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张家庆 平舆县人民医院 药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