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乙肝的早期信号,如何识别无症状感染,避免病情恶化?

2024-06-16 15: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病毒感染可呈现不同的临床状态,从无症状携带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乙肝感染者可能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处于“无症状感染”状态,这往往导致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增加了病情恶化的风险。因此,识别乙肝的早期信号,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尤为重要,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一、乙肝的早期信号:警惕细微变化

虽然乙肝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细心观察仍能捕捉到一些细微的身体变化,这些可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初步迹象:

疲劳乏力: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休息后不易缓解,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见早期症状。

消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症状,可能与肝脏功能受损有关。

黄疸表现:皮肤、巩膜(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是肝脏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虽然多见于乙肝急性发作期,但早期也可能出现轻微黄疸。

肌肉或关节疼痛:乙肝病毒感染有时可引起肌肉或关节疼痛,尤其是急性感染期。

皮肤问题:皮肤出现瘙痒、皮疹,或蜘蛛痣(皮肤上出现红色小血管扩张,形似蜘蛛网)等,可能与肝功能下降有关。

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无症状感染的识别与挑战

无症状乙肝感染是指乙肝病毒携带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可能也正常或仅有轻微异常。这类人群往往因为缺乏明显不适而忽视检查,但实际上,无症状感染并不意味着病情不进展。长期无症状感染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识别无症状感染的主要挑战在于缺乏直观的症状提示,因此,高风险人群的定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高风险人群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接受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者、静脉药瘾者、有多个性伴侣者等。

三、定期检查,早期发现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以及已经确诊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定期进行以下检查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关键: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乙肝病毒DNA定量:通过PCR技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DNA含量,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肝脏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用于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是否存在结节、硬化等异常。

甲胎蛋白(AFP)检测:作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AFP升高可能提示肝癌风险增加。

四、生活方式调整与医疗干预

一旦被确诊为乙肝病毒感染,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接受医疗干预: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饮酒: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乙肝病毒感染者应绝对禁酒。

定期监测与遵医嘱: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检查,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五、结语:预防胜于治疗,早筛早治是关键

乙肝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无症状感染不应成为忽视的理由,而是更应重视的信号。通过定期体检、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以及生活方式的积极调整,我们可以有效监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保护肝脏健康。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乙肝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建斌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