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身体发出的 “求救” 信号:心衰早期预警

2025-03-12 15: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作为人体的 “动力泵”,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为全身各器官输送着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然而,当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心力衰竭悄然来袭时,身体会提前发出一系列 “求救” 信号,可惜这些早期预警常被人们忽视。了解这些信号,对于及时发现心衰、控制病情发展极为关键。

一、日常活动中的疲惫乏力

在心力衰竭早期,许多患者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疲惫。原本轻松就能完成的日常活动,如爬几层楼梯、步行一小段距离,如今却变得异常吃力,仿佛身体被灌了铅。这种乏力感并非是因为过度劳累或休息不足,而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的结果。心脏就像一台动力不足的发动机,无法为身体的 “运行” 提供足够动力,使得肌肉等组织在活动时缺乏能量,进而产生疲惫感。随着病情发展,这种乏力还会愈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二、呼吸异常:气喘与夜间憋醒

呼吸困难是心衰早期常见且典型的症状。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在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急促、气喘吁吁的情况。但随着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这种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甚至在安静休息时也会发作。有些患者还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感觉胸口被重物压迫,必须坐起或站立一段时间后,呼吸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这被称为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在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同时膈肌上抬,限制了肺部的扩张,导致呼吸功能受限。若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心衰正在悄悄逼近。

三、水肿:身体低垂部位的 “警示”

水肿也是心衰早期发出的重要信号,通常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比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双脚、脚踝会出现明显的水肿,用手指按压,会留下一个凹陷,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这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出,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能会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全身。如果发现自己的下肢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且排除了其他因素(如长时间久坐、外伤等),一定要警惕心衰的可能性。

四、心跳异常:心悸与心慌

心衰早期,患者可能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异常,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有时,会感觉心脏突然跳动得很快,像小鹿乱撞;有时又会感觉心跳不规则,有停顿或漏跳的现象。这是因为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泵血功能,会通过加快跳动频率或改变节律来进行代偿。然而,这种代偿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脏功能衰退的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长期的心跳异常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增加心脏骤停等风险。

五、背后的 “元凶” 与预防措施

心衰并非突然降临,其成因复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诱因,长期高血压使心脏泵血负担剧增,心肌逐渐肥厚、劳损,导致心脏功能下滑;冠心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受损,影响心脏正常舒缩;心肌病则直接冲击心肌结构与功能,削弱心脏泵血能力。另外,长期大量饮酒、过度肥胖、糖尿病等因素,也会显著增加心衰发病风险。预防心衰,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高血压患者需按时服降压药,践行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冠心病患者要谨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必要时接受介入治疗或手术;糖尿病患者务必严格控糖,预防糖尿病心肌病。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定期体检,也有助于早期察觉心脏问题,最大程度降低心衰风险。

六、结语

当身体发出这些心衰早期预警信号时,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延缓心衰的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让我们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重视这些 “求救” 信号,为心脏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张利娟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