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认识心脏神经官能症:情绪与心脏健康的微妙联系

2025-03-17 11: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或心脏神经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它并非由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与患者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心脏神经官能症,揭示情绪与心脏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

二、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定义与表现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由于精神心理问题或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以心脏部位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与心脏疾病的症状相似,但客观检查却往往无法发现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失眠、多梦、焦虑、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多汗、手足发冷、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不适症状。

三、情绪与心脏健康的微妙联系

1.生理机制角度

当人处于情绪低落、焦虑或压力状态时,身体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这些物质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导致心率变化、血压波动和心肌供血异常。例如,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情绪低落时,则可能出现心率减慢。

长期的不良情绪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心肌供血,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2.疾病诱发角度

心脏神经官能症常因情绪激动、持续过度兴奋、长期忧虑等精神心理因素而诱发。这些情绪变化会导致中枢神经正常活动发生紊乱,进而使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失调。

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人群,情绪波动还可能加重疾病症状。例如,冠心病患者可能因情绪压抑导致冠状动脉收缩,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3.心理与情绪因素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导致身体不适感的加重,还会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心脏健康。

植物神经紊乱也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失衡时,患者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心痛等症状。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辅助检查。在排除可能导致上述不适症状的心脏及非心脏疾病后,才能明确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检测、甲状腺功能、心肌酶检查、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冠脉CTA或造影等。

2.治疗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通常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缓解精神压力、调整心态等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如果生活管理效果不佳,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于心脏症状严重者,也应遵医嘱进行专科治疗,如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治疗。

中医中药疗法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侧重于调节患者的整体机体功能与病理状态,通过长期且平衡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1.保持情绪稳定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通过运动、放松技巧、社交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2.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健康问题的潜在风险。

4.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出现持续的情绪问题或心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和心理帮助。

六、结语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的功能性心脏疾病。通过了解情绪与心脏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保持情绪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康复的关键。

(李红磊 通许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