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癌:从“未知”到“可控”,科学抗癌新篇章

2025-01-13 09: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肺癌,这一曾经被视为“癌症之王”的疾病,长久以来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令人闻之色变。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肺癌正逐渐从“未知”的恐怖阴影中走出,进入“可控”的新篇章。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肺癌,探讨其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科学防治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旨在提高大众对肺癌的认知,共同筑起防癌抗癌的长城。

一、肺癌:全球头号肿瘤杀手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肺部恶性肿瘤。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数超过百万,死亡病例数亦居高不下。肺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肺癌第一大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肺癌的发病原因

肺癌的发病并非无迹可寻,其背后隐藏着多种高危因素。首要因素便是吸烟,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首位高危因素。香烟中的致癌物质会严重损害肺部健康,增加患癌风险。此外,被动吸烟(二手烟)同样不容忽视,长期接触二手烟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除了吸烟,环境污染也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室外的高污染空气,还是室内的燃煤、烹饪油烟等,都可能成为肺癌的诱因。此外,职业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砷、铬等)、肺部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家族遗传基因易感性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三、肺癌的症状表现

肺癌的症状多样,且因肿瘤类型、位置、大小及是否转移而异。早期肺癌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咳血、呼吸困难、胸痛、声音嘶哑等。此外,体重下降、疲劳、头痛或神经系统症状、淋巴结肿大、杵状指等也可能是肺癌的信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尽早就医检查。

四、科学防癌抗癌:从了解开始

科学防癌抗癌,关键在于了解。对于肺癌这一高致死率的恶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唯一途径。因此,加强肺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肺癌的认知至关重要。

首先,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低剂量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敏感度远高于常规胸片。对于长期吸烟、有家族史、接触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筛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

其次,改善生活习惯,降低患癌风险。戒烟、减少油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都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病率。此外,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是预防肺癌的有效措施之一。

五、肺癌治疗:从“绝症”到“慢病”的跨越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早筛技术的突破,肺癌治疗取得了颠覆性变革。靶向治疗能够精准狙击癌细胞,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抗癌军队,创造治愈奇迹。联合方案成为主流,疗效与安全性并重,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尤其是针对EGFR突变、ALK阳性等特定基因型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奥希替尼、洛拉替尼等已成为一线治疗的新选择。免疫治疗药物如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也在临床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此外,AI肺结节恶性评分系统、循环肿瘤DNA甲基化检测等早筛技术的应用,更是将肺癌的早期检出率提升至新高度。

如今,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化”和“慢病化”时代。通过规范化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治,晚期肺癌的总生存时间已显著延长。部分患者甚至实现了带瘤长期生存,肺癌已不再是不可治愈的绝症。

肺癌虽然可怕,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肺癌的认知;改善生活习惯,降低患癌风险;以及依靠科学的防癌抗癌手段,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肺癌这一“未知”的恐怖阴影逐渐驱散,迎来“可控”的新篇章。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筑防癌长城,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让科学抗癌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患者的心灵,让健康和希望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

(王金来 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