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的肺部版图上,肺癌宛如一场肆虐的风暴,曾经长久地笼罩在人们头顶,投下沉重的“烟霾”阴影。烟草燃烧的烟雾、空气污染的尘埃、厨房油烟的缭绕,这些看似寻常的元素,却在经年累月间,悄然侵蚀着肺脏的防线,让肺癌成为威胁生命的一大梦魇。
烟草,那是肺癌世界里最臭名昭著的“元凶”。一支支香烟点燃,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如潮水般涌入呼吸道,它们在肺泡间游走、沉淀,逐渐破坏肺部细胞的正常代谢与生长秩序,为癌变埋下伏笔。老烟民们吞云吐雾时或许未察觉,但那咳出的痰液、偶尔的胸痛、愈发急促的呼吸,都是肺部发出的求救信号,却被一次次忽视,直至疾病如洪水决堤,确诊之时往往追悔莫及。
空气污染亦难辞其咎。工业废气排放,让城市上空时常灰蒙蒙一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随着每一次呼吸进入肺部。出行高峰时汽车尾气肆虐,工地扬尘漫天飞舞,居民们在污浊空气中暴露,脆弱的肺脏首当其冲,日积月累承受着毒素侵袭,如同浸泡在污水里的嫩苗,生机被一点点扼杀,患癌风险悄然攀升。
厨房油烟,这一日常居家的“隐形杀手”,常被人遗忘。炉灶前油炸爆炒,高温致使油脂裂解,产生大量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瞬时弥漫整个厨房。家庭主妇们长期身处其中,缺乏有效防护,吸入的油烟微粒不断刺激呼吸道,损伤肺部组织,在岁月流转中,点滴伤害汇聚,也可能将她们推向肺癌的深渊。
不过,医学发展至今,对抗肺癌已不再是束手无策的困兽之斗,而是步入精准狙击的新阶段。基因检测技术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肺癌治疗的前路。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测序,医生能精准洞察癌细胞内部的基因突变情况,如同破解敌军的密码本。EGFR、ALK、ROS1 等靶点逐一现形,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清晰坐标。
靶向药物应运而生,它们恰似精准制导的导弹,直击癌细胞的要害。以 EGFR 靶向药为例,一旦锁定癌细胞上的 EGFR 敏感突变位点,就能精准嵌入,阻断异常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而对正常细胞则手下留情,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让患者带着希望与生活品质开启抗癌征程。免疫治疗更是革命性的突破,PD - 1/PD - L1 抑制剂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重启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与杀伤功能,让免疫细胞化身英勇战士,围剿癌细胞,为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奇迹,曾经被判“死刑”的患者,如今有了长期带瘤生存的可能。
从预防层面的控烟行动、空气净化器普及、厨房通风改良,到治疗端的精准打击,社会各方力量正协同作战。公益广告铺天盖地警示烟草危害,促使烟民放下手中烟卷;学校开设健康课程,从小播撒无烟种子;社区组织癌症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医疗机构不断精进技术,多学科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方案……
肺癌这场战役,虽道阻且长,但从“烟霾”笼罩走向精准狙击,是人类凭借智慧与毅力吹响的反攻号角。未来,随着科研深入、医疗普惠,那片曾经阴霾密布的肺部天空,必将重归澄澈,让每一次呼吸都满载生命的畅快与希望。
(王兰荣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