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传统药物到生物制剂,克罗恩病治疗如何‘精准狙击’?

2025-04-08 19: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治疗策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演进。从早期的传统药物,到近年来兴起的生物制剂,治疗手段日益精准,旨在更有效地控制疾病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克罗恩病治疗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生物制剂如何成为“精准狙击”克罗恩病的有力武器。

一、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与局限

克罗恩病的传统药物治疗主要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5-ASA类药物主要用于轻至中度克罗恩病的诱导缓解,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肠道炎症介质的合成来减轻肠道炎症。然而,5-ASA对于重度或复杂克罗恩病的效果有限,且长期使用存在潜在副作用。

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克罗恩病的急性症状,但由于其副作用显著(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不宜长期使用,通常作为短期诱导缓解的手段。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用于维持克罗恩病的缓解状态,减少复发。尽管免疫抑制剂能降低激素依赖性和手术率,但其起效较慢,且存在感染、骨髓抑制等风险。

二、生物制剂:精准治疗的新篇章

生物制剂的问世,标志着克罗恩病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些高度特异性的药物通过靶向参与肠道炎症的关键分子或细胞,实现了更为精准的治疗。

1. 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

TNF-α是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促炎细胞因子。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戈利木单抗等TNF-α抑制剂,通过中和TNF-α的活性,显著改善了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结局。这些药物不仅能够有效诱导和维持疾病缓解,还能促进瘘管愈合,减少手术需求。然而,TNF-α抑制剂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且存在感染、输液反应、脱敏等副作用。

2. 整合素抑制剂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α4β7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阻止淋巴细胞迁移到肠道炎症部位,从而减少肠道炎症。维得利珠单抗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3. 白介素(IL)抑制剂

随着对克罗恩病免疫发病机制理解的深入,针对其他关键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也应运而生。例如,乌司奴单抗靶向IL-12和IL-23,托珠单抗靶向IL-6,这些生物制剂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临床价值,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三、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生物制剂的精准狙击能力,不仅体现在其作用机制上,更体现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上。克罗恩病的异质性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既往治疗反应、合并症及患者偏好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此外,生物制剂的疗效监测和药物浓度检测也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测生物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粪钙卫蛋白)和药物浓度,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优化疗效,减少副作用。

四、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与挑战并存

尽管生物制剂为克罗恩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药物成本、长期安全性、治疗抵抗、新药研发等。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克罗恩病发病机制更深入的理解,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高效、安全、个性化的治疗选项。

同时,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消化科、风湿免疫科、外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将进一步提升克罗恩病的治疗水平。

总之,从传统药物到生物制剂,克罗恩病的治疗策略正朝着更加精准、个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进程不仅依赖于科学研究的突破,更需要医患双方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克罗恩病带来的挑战。

(徐冬梅 信阳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