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克罗恩病,肠道为什么会"千疮百孔"?

2024-05-28 09: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克罗恩病,这一令人困扰的肠道疾病,常常让患者的肠道陷入“千疮百孔”的困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肠道出现如此严重的病变呢?

免疫系统紊乱:内乱之源

人体的免疫系统本应是守护健康的忠诚卫士,但在克罗恩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却出现了“内乱”。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外来病原体并发起攻击,同时对自身组织保持耐受。然而,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食物成分甚至肠道自身组织视为“敌人”。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引发了肠道的慢性炎症,炎症不断侵蚀肠道黏膜,使其出现溃疡、糜烂,久而久之,肠道就变得“千疮百孔”。例如,一些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会过度激活,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白细胞介素 - 1(IL - 1)和白细胞介素 - 6(IL - 6)等,这些物质如同“破坏分子”,对肠道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破坏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遗传因素:潜在隐患

遗传因素在克罗恩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克罗恩病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表明某些基因的缺陷或变异可能使个体对克罗恩病具有易感性。例如,NOD2/CARD15 基因突变与克罗恩病密切相关。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肠道先天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基因发生突变时,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可能出现异常,无法有效应对肠道内的微生物刺激,从而增加了炎症发生的可能性。虽然遗传因素为疾病发生埋下了“种子”,但并非所有携带相关基因变异的人都会发病,这表明环境因素在触发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诱发导火索

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多种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克罗恩病发病的重要诱因。长期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至关重要,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时,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例如,过多摄入加工食品、红肉等,而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此外,长期暴露于吸烟环境中也是克罗恩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改变肠道的通透性,使肠道更容易受到细菌和毒素的侵袭,同时干扰肠道的免疫调节功能,促进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另外,长期的精神压力、频繁的感染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都可能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成为诱发克罗恩病的“导火索”。

肠道菌群失衡:恶性循环推手

肠道菌群与肠道健康息息相关,在克罗恩病患者中,肠道菌群失衡现象尤为明显。正常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有益菌、中性菌和少量有害菌,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肠道的生理功能。但在克罗恩病患者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过度生长繁殖。这种失衡的肠道菌群不仅会加重肠道炎症,还会进一步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和修复能力,形成恶性循环。例如,某些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可能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增加肠道通透性,使更多的细菌和毒素进入肠道组织,引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肠道病变不断加重,使肠道的“伤口”越来越多,最终呈现“千疮百孔”的惨状。

克罗恩病导致肠道“千疮百孔”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免疫系统紊乱是核心病理机制,遗传因素提供了发病的基础,环境因素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而肠道菌群失衡则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入了解这些病因,对于克罗恩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罗彬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