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肠易激综合征,为什么越紧张越腹泻?

2024-11-07 17: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而其中“越紧张越腹泻”这一现象,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要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从生理机制角度来看,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紧张情绪会激活人体的应激系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的蠕动是有规律且协调的,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废物的排出。然而,紧张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会打乱这种正常的节律,使肠道蠕动加快。这就如同给肠道按下了“加速键”,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水分来不及被充分吸收,最终引起腹泻。

其次,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起着关键作用。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对大脑和肠道之间的神经系统联系产生影响。肠道拥有自己的神经系统,被称为“肠神经系统”,它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双向沟通,这一联系被称为“脑 - 肠轴”。当人感到紧张时,大脑会通过脑 - 肠轴向肠道发送信号,这些信号可能会干扰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大脑释放的一些神经递质和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在紧张状态下水平升高,它们作用于肠道的受体,进一步影响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从而引发腹泻。

再者,肠道的敏感性增加也是导致越紧张越腹泻的重要原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往往比正常人更加敏感。在紧张情绪的刺激下,即使是正常范围内的肠道扩张或蠕动变化,也可能被肠道过度感知为异常刺激。这种过度敏感会使肠道做出强烈的反应,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泻症状。

另外,长期的紧张和压力还可能影响肠道的菌群平衡。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与肠道的健康息息相关。紧张情绪可能会改变肠道的微环境,使得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这种菌群失衡会进一步影响肠道的功能,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也更容易引发腹泻。

在日常生活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越紧张越腹泻的现象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在重要的考试、面试或者公开演讲等场合,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的腹痛和腹泻,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表现,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缓解这一症状,患者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在心理方面,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是关键。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减轻紧张情绪。在生活方式上,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同时,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越紧张越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减少症状的发生,提高生活的质量。

(罗彬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