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穿刺,这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下的精准操作,正逐步成为多种疾病诊断与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利用超声波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力,为医生提供“透视眼”,使穿刺针能够精准地抵达目标病灶,无论是微小的甲状腺结节,还是深藏体内的肝肿瘤,都能在这一技术的引导下实现“精准狙击”。本文将深入探讨超声引导穿刺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与肝肿瘤粗针穿刺活检(CNB)中的应用,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操作技巧及临床意义。
一、超声引导穿刺的科学原理
超声引导穿刺的核心在于超声波的成像与引导能力。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对人体无害,能够穿透软组织并反射回来,形成图像。当超声波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这些反射回来的声波被超声探头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实时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医生通过这些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包括血管、器官和病变组织。
在超声引导下,医生可以实时监控穿刺针的路径,确保其在安全、准确的情况下到达目标病灶。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还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如出血、感染和气胸等。
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的“精准打击”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病变,其中大部分为良性,但也有一部分可能为恶性。为了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成为首选的诊断手段。超声引导下FNA能够精确定位结节,即使结节很小或位置隐蔽,也能在超声图像的指引下准确穿刺。
操作步骤:
患者准备: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颈部轻微伸展,以便超声探头能够清晰显示甲状腺。
超声定位: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仔细扫查甲状腺,确定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引导穿刺:在超声实时监控下,使用细针(通常为22-25G)沿预定路径穿刺进入结节内部,抽取细胞组织样本。
样本分析:将抽取的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临床意义:
FNA不仅提高了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干预,为患者减轻了身体和心理负担。对于恶性结节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超声引导下FNA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肝肿瘤粗针穿刺活检(CNB)的“深度探索”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肿瘤易发部位之一。对于疑似肝肿瘤的患者,活检是确诊的关键步骤。超声引导下肝肿瘤活检能够在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情况下,安全、准确地获取肿瘤组织样本。
操作步骤:
患者准备: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以便超声探头能够清晰显示肝脏。
超声定位:使用超声探头仔细扫查肝脏,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规划路径:根据超声图像,规划穿刺针的最佳路径,避开大血管和重要结构。
局部麻醉:在穿刺点周围进行局部麻醉。
引导穿刺:在超声实时监控下,使用粗针(如18G)沿预定路径穿刺进入肿瘤内部,获取组织样本。
样本分析:将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及预后。
临床意义:
肝肿瘤粗针穿刺活检(CNB)对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下活检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四、结语
超声引导穿刺作为一项集高科技与精准医疗于一体的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式。从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到肝肿瘤活检,这一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医生手中的“精准狙击枪”,为患者带来了福音。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穿刺器械的研发,超声引导穿刺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更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声引导穿刺将在精准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卢利军 汤阴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