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诊断领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获取病变组织,为明确疾病性质提供关键依据。然而,作为一种有创检查,许多患者对其安全性心存担忧。接下来,我们将从检查原理、潜在风险、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否安全。
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原理与优势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在实时超声成像的引导下,将穿刺针精准地插入病变组织,获取少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的技术。超声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组织以及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医生通过超声图像实时观察穿刺针的进针路径,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脏器,确保穿刺针准确到达目标部位,从而提高活检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
相较于其他活检方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属于无创或微创检查,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其次,超声检查操作简便、费用相对较低,且不存在辐射风险,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再者,超声的实时引导功能,可以在穿刺过程中及时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存在的潜在风险
尽管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有诸多优势,但作为有创操作,仍存在一定风险。
(一)出血风险
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血管,导致出血。尤其是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轻微的出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少量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时可能引发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二)感染风险
穿刺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若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弱,可能会引发局部感染,甚至导致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等。
(三)损伤周围组织器官
虽然在超声引导下能尽量避开重要结构,但由于个体解剖结构的差异、病变位置的特殊性等原因,仍有可能损伤周围的组织器官,比如穿刺肝脏病变时可能损伤胆囊、肠道等。
(四)疼痛及其他不适
穿刺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
三、保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安全的措施
为了降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医疗团队会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措施。
(一)严格的术前评估
在进行穿刺活检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出血性疾病、传染病、慢性疾病等,了解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否服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等。同时,会安排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穿刺活检。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会权衡利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待风险降低后再行穿刺。
(二)规范的操作流程
操作医生需具备丰富的超声诊断和穿刺操作经验,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穿刺前,会对穿刺部位进行充分消毒,并使用无菌探头套等设备。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超声图像,精准控制穿刺针的走向和深度,确保准确获取病变组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三)完善的术后护理
术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查看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渗液等情况。指导患者正确按压穿刺部位,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四、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总结
总体而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检查技术 。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在严格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保障下,大部分风险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与它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这些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医生能够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类型,为后续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患者无需过度担忧,在医生建议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时,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积极配合检查,以便尽早明确病情,获得有效的治疗。
(田华瑞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