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居家消毒别盲目!这些消毒剂的正确用法你掌握了吗?

2025-08-06 10: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居家消毒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日常习惯。然而,消毒并非简单地喷洒或擦拭,若方法不当,不仅无法达到消毒效果,还可能危害家人健康。据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年因消毒剂使用不当导致的家庭意外事件超过万起,其中误服、皮肤灼伤、呼吸道刺激等情况最为常见。因此,掌握消毒剂的正确用法,走出消毒误区,对保障家庭健康至关重要。

常见消毒剂的 “真面目”
目前家庭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分为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四大类,每类消毒剂都有其独特的杀菌原理和适用场景,了解它们的特性是正确使用的前提。

含氯消毒剂是家庭消毒的 “主力军”,常见的有 84 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泡腾片等。其杀菌原理是通过释放次氯酸,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这类消毒剂杀菌谱广、效果强,但腐蚀性也较强,对金属、织物等有一定损害,使用时需严格按照比例稀释。

醇类消毒剂以 75% 酒精为代表,它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菌目的。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杀菌速度快,对常见细菌和病毒都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适合用于手部、皮肤以及手机、钥匙等小件物品的消毒。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属于易燃物品,使用时要远离火源,且浓度并非越高越好,75% 的浓度杀菌效果最佳,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乙酸等,它们通过释放氧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作用。不过,过氧乙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一般不适合家庭日常消毒,多用于环境表面的彻底消毒;而双氧水相对温和,可用于皮肤伤口的消毒,但浓度较高时也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季铵盐类消毒剂如洁尔灭、新洁尔灭等,属于低效消毒剂,杀菌作用相对较弱,但毒性低、刺激性小,对金属和织物的腐蚀性也较小,适合用于日常清洁和消毒。

消毒误区,你中招了吗?
在居家消毒过程中,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影响消毒效果,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误区一: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其实,消毒剂浓度过高会对人体和物品造成损害。例如,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会刺激呼吸道和皮肤,还会腐蚀金属和织物;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一步渗透,反而影响杀菌效果。因此,使用消毒剂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误区二:多种消毒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后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例如,84 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后会产生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吸入后会引起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千万不要将不同种类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误区三:频繁消毒更安全。过度消毒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破坏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降低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一般来说,家庭中每天进行一次常规消毒即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家中有病人、外来人员来访等,可以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误区四:只注重物体表面消毒,忽视空气消毒。空气消毒也是居家消毒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空气中可能会存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以通过开窗通风的方式进行空气消毒,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此外,也可以使用空气消毒剂进行消毒,但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误区五:消毒后不进行清洁。消毒前需要先进行清洁,因为物体表面的污垢、有机物等会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如果不进行清洁就直接消毒,消毒剂会被污垢和有机物消耗,从而降低消毒效果。因此,在消毒前,应该先将物体表面的灰尘、污垢等清洁干净,然后再进行消毒。

不同场景的消毒 “攻略”
不同的家庭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厨房是家庭中细菌滋生的 “重灾区”,尤其是砧板、刀具、水槽等地方。对于砧板和刀具,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将砧板和刀具清洗干净后,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擦拭表面,放置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水槽可以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30 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此外,厨房的台面、橱柜等表面也可以定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卫生间也是需要重点消毒的地方,马桶、洗手池、浴缸等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马桶可以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先将马桶内的污水冲净,然后将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倒入马桶内,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洗手池和浴缸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或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擦拭后放置 3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卧室的消毒主要包括床品、家具表面等。床品可以定期用开水浸泡或暴晒的方式进行消毒,开水浸泡 30 分钟以上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暴晒 6 小时以上也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家具表面可以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 75% 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擦拭时要注意全面覆盖,不要遗漏角落。

客厅的消毒重点是地面、沙发、门把手等。地面可以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消毒,拖地时要注意拖布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沙发如果是布艺材质,可以用 75% 酒精喷洒表面,然后用湿布擦拭干净;如果是皮质材质,可以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擦拭消毒。门把手、开关等经常接触的地方,可以用 75% 酒精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儿童房的消毒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要更加谨慎。儿童的玩具可以根据材质进行消毒,塑料玩具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毛绒玩具可以用暴晒的方式消毒。儿童的餐具可以用开水煮沸消毒,煮沸 30 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消毒剂使用的 “安全守则”
使用消毒剂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守则,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使用前要仔细阅读消毒剂的说明书,了解消毒剂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稀释消毒剂,不要随意改变浓度。

使用消毒剂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橡胶手套、口罩等,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如果消毒剂不慎接触到皮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接触到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消毒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宠物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要分开存放,不要混合存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使用消毒剂后,要及时将剩余的消毒剂密封好,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对于使用过的消毒器具,要及时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的消毒剂对器具造成损害。

总之,居家消毒是一项重要的健康防护措施,但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了解常见消毒剂的特性,走出消毒误区,掌握不同场景的消毒方法和安全守则,才能让消毒真正起到保护家人健康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树立正确的消毒观念,做好居家消毒工作,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王玉华 方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治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