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会被剪断结扎,留下脐带残端。这个小小的伤口若护理不当,极易引发感染,严重威胁宝宝健康。
一、了解脐带护理的重要性
脐带残端在脱落前处于开放状态,是细菌入侵的潜在通道。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抵抗力弱,细菌一旦通过脐带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新生儿败血症、脐炎等疾病。脐炎表现为脐部红肿、有分泌物,严重时宝宝会发热、拒奶;新生儿败血症则可能危及生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做好脐带护理,预防感染,是保障宝宝健康的关键。
二、前的准备
1.环境准备
选择温暖、安静、清洁的房间进行消毒操作,避免在通风口或有灰尘处,防止宝宝着凉和灰尘落入脐部。室温保持在26 - 28℃为宜,让宝宝感觉舒适,减少哭闹。
2.物品准备
消毒剂:碘伏刺激性小,适合皮肤敏感的宝宝。
棉签:准备无菌棉签,确保包装完整、无破损且在有效期内。
3.操作者准备
操作者消毒前要洗净双手,最好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各个部位,确保清洁无菌。
三、消毒步骤
1.暴露脐部
将宝宝平放在柔软的床上或尿布台上,解开尿布,轻轻将尿布下缘向下折叠,露出脐部。动作要轻柔,若脐部周围有污垢或分泌物,切勿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皮肤。
2.观察脐部
仔细观察脐部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异味等异常。少量渗血通常是脐带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但若渗血量多、颜色鲜红,或伴有异味、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3.消毒操作
取棉签:打开棉签包装,取出一根无菌棉签,注意不要触碰棉头,防止污染。
蘸消毒剂:将棉签棉头完全浸入酒精或碘伏中,轻轻挤压,让多余消毒剂流出,避免过多流入脐部引起不适。
从内向外消毒:从脐带根部开始,呈螺旋状向外轻轻擦拭,范围覆盖脐带残端和周围1 - 2厘米皮肤。每擦拭一圈,更换一根新棉签,防止细菌传播。
重复消毒:用新棉签重复上述步骤2 - 3次,确保脐部充分消毒。
4.保持干燥
消毒完成后,让脐部自然晾干,不要立即盖尿布或衣物,以免闷热潮湿滋生细菌。若室温低,可用干净柔软毛巾轻轻盖在宝宝腹部,注意避开脐部。
四、护理注意事项
1.避免触碰
脐带未脱落前,不要用手触摸或拉扯,防止出血或感染。穿衣、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摩擦脐部。
2.选合适尿布
尿布上缘不宜过高,避免覆盖脐部导致污染。可选择有切口或凹槽的专用新生儿尿布,更好避开脐部。
3.注意洗澡方式
脐带未脱落时,洗澡最好采用擦浴,避免脐部沾水。若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净毛巾或纱布吸干并重新消毒。
4.耐心等待脱落
脐带一般在出生后1 - 2周自然脱落。未脱落前要持续护理,不要中断。若超过3周未脱落或出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五、常见问题解答
1.脐带脱落后还需消毒吗?
脐带脱落后,脐部可能有少量渗液或血痂,需继续消毒2 - 3天,直至完全干燥愈合。
2.能用紫药水消毒吗?
不推荐用紫药水消毒脐带。它可能掩盖感染症状,延误治疗,且成分对宝宝健康有潜在影响。
3.消毒频率如何?
脐带未脱落前,一般每天消毒2 - 3次;若有分泌物或异味,可适当增加次数。
正确进行宝宝脐带消毒护理,需要新手父母耐心、细心。做好这一关键环节,能为宝宝健康成长筑牢防线。
(任苗会 新密市中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