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发的胸痛症状,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然而,许多心绞痛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了解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对于预防心绞痛、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高盐饮食: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是心绞痛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减少腌制食品、调味品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高脂饮食:长期高脂饮食,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绞痛的风险。应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的摄入。
过量饮酒:虽然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过量饮酒会损伤心脏,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等问题,进而增加心绞痛的风险。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两个标准单位,女性不超过一个标准单位(一个标准单位约为14克纯酒精)。
二、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是导致心绞痛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及两次以上的肌肉强化训练。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心绞痛发作。
三、吸烟与被动吸烟
吸烟是心绞痛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绞痛的风险。被动吸烟同样有害,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因此,戒烟是预防心绞痛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压力过大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衡,增加心脏负担,是心绞痛发作的潜在诱因。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护心脏健康。
五、不规律的作息
不规律的作息,尤其是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脏疾病的风险。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每晚保持7-9小时的优质睡眠,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六、忽视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预防心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对于已经确诊心绞痛的患者,更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七、不良用药习惯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自行停药、减量或不规则用药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心绞痛控制不佳,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
结语
心绞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缓解压力、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以及合理用药等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绞痛的风险,保护心脏健康。记住,预防总是胜于治疗,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心脏健康负责,让心绞痛远离我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同样重要,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郭旭 社旗县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