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先心病:孩子成长路上,家长要了解的健康知识

2025-04-01 08: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宝宝呱呱坠地时,全家人的心都被这个新生命紧紧牵动。但有一种“隐秘的困扰”——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可能悄然伴随孩子来到人间。作为家长,了解先心病知识就像为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一、先心病:心脏的“先天bug”是什么?

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结构问题,就像房子建造时留下的“小裂缝”。我国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1人患病,但家长不必恐慌——90%的患儿通过治疗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1、常见类型(用比喻帮助理解):

(1)室间隔缺损:心脏里的“墙壁”有个洞,左右心室的血会“串门”。

(2)房间隔缺损:心房之间的“窗帘”没拉严,血会从左心房溜到右心房。

(3)法洛四联症:心脏有4种畸形(如血管狭窄),孩子常出现“青紫”现象。

(4)动脉导管未闭:胎儿时期的“救命管道”出生后没闭合,导致血液异常流动。

二、发现先心病:这些“信号”别忽略

症状因病情轻重和类型而异,家长需留意以下细节:

1、婴幼儿期:

(1)喂养困难,吃奶时大汗、呼吸急促;

(2)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增长慢;

(3)反复感冒、肺炎,尤其在冬季。

2、儿童期:

(1)活动后易疲劳、蹲坐休息(法洛四联症特征);

(2)口唇、指甲发紫(发绀);

(3)胸闷、心悸,甚至晕倒。

注意: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疾病中,需由医生结合检查确认。

三、诊断先心病:如何“捕捉”心脏的悄悄话?

1、孕期筛查:孕20-24周的胎儿心脏彩超可发现大部分先心病。

2、新生儿检查:医生通过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再结合心脏彩超确诊。

3、定期随访:即使孕期未发现异常,孩子出生后也建议由儿科医生听诊排查。

四、治疗先心病:何时出手?怎么选?

1、手术时机:

(1)简单缺损(如房缺、室缺):若孩子无症状且发育正常,可观察到3-5岁;若反复感染或影响发育,需尽早手术。

(2)复杂畸形(如法洛四联症):通常在1岁内手术,避免缺氧损伤。

2、治疗方式:

(1)开胸手术:直接修补心脏缺损,适合复杂病例。

(2)介入治疗:通过大腿血管送入封堵伞,创伤小,适合部分简单缺损。

3、术后护理:

(1)严格遵医嘱服药(如抗凝药);

(2)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感染;

(3)定期复查心脏彩超,监测恢复情况。

五、日常养护:让孩子活得“更轻松”

1、喂养与饮食:

(1)婴儿期少量多餐,避免呛奶;

(2)辅食添加后保证营养均衡,预防贫血。

2、活动与运动:

(1)未手术前避免剧烈哭闹,以防缺氧发作;

(2)术后3-6个月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碰撞。

3、预防感染:

(1)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感冒后及时就医,防止肺炎加重心脏负担。

六、心理支持:全家一起“闯关”

1、对孩子:避免过度保护,鼓励参与适龄活动,培养自信。

2、对家长:加入病友会交流经验,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缓解焦虑。

3、对学校:告知老师孩子的病情,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必要时申请体育免修。

七、未来展望:先心病≠“终身禁忌”

1、升学就业:多数先心病治愈后不影响升学,但某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可能受限。

2、婚恋生育:女性患者孕前需咨询心内科医生,评估心脏功能。

先心病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道坎。家长的细心观察、科学护理和坚定陪伴,能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健康的阳光大道。记住:早发现、早治疗、精心养护,让先心病成为孩子人生中的“小插曲”,而非“主旋律”。

(王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医院区心血管外科五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