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不少家庭都会储备一些常用西药,以便应对不时之需。然而,你是否想过,药品的储存与保管方式,会直接影响它们的质量与疗效?正确储存西药,不仅能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发挥应有作用,更关系到我们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西药储存与保管的要点。
一、温度:关键的储存要素
1.常温储存:许多药品要求在常温下保存,常温通常指的是10℃-30℃。常见的如感冒药泰诺林、退烧药布洛芬片等,在这个温度区间内,药物的化学结构相对稳定,能维持正常疗效。但要注意,夏季高温时,室内温度可能会超出这个范围,此时可将药品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2.冷藏储存:部分药品需要冷藏,温度一般控制在2℃-10℃。像胰岛素这类生物制剂,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会使胰岛素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降糖活性。所以,胰岛素通常需放在冰箱冷藏室储存,但要注意不能将其放在冰箱门边,以防频繁开门导致温度波动影响药品质量。此外,一些眼药水、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也需要冷藏保存,以保证其活性和疗效。
3.冷冻禁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绝大多数西药不能冷冻。冷冻会使药品中的水分结冰,导致药品的物理性状改变,如片剂崩解、胶囊破裂等,进而影响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例如,普通的止咳糖浆一旦冷冻,解冻后可能会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药物成分不均匀,无法保证每次服用剂量的准确性。
二、湿度:不容忽视的因素
1.湿度标准:一般药品储存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75%。在潮湿的环境中,像阿司匹林片这类药品容易吸收水分,发生水解反应,不仅会降低药效,还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下,一些糖衣片的糖衣可能会干裂,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外观。
2.防潮措施:为了控制湿度,可以在储存药品的柜子里放置干燥剂。常见的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它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同时,每次取用药品后,要及时将药瓶密封好,减少药品与空气的接触,防止受潮。如果发现药品已经受潮,如出现结块、变色等现象,就不应该再服用,以免影响健康。
三、光照:避光保存很重要
1.包装避光:许多药品都采用了棕色玻璃瓶或铝箔包装,这是因为棕色玻璃和铝箔能有效阻挡紫外线。比如维生素C片,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会被氧化,颜色变黄,药效降低。所以,在储存这类药品时,要尽量保持其原包装,不要将药品随意转移到透明容器中。
2.储存环境避光:药品应存放在光线昏暗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家庭药箱可以放在衣柜抽屉、壁橱等避光处。如果是在医院药房或药店,药品也会储存在专门的避光货架上,确保药品质量不受光照影响。
四、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相互影响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西药应分类存放。
1.按剂型分类:将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液体制剂等分别存放。不同剂型的药品在储存条件和使用方法上可能存在差异,分类存放能避免混淆。例如,止咳糖浆和感冒药片要分开存放,防止拿取时出错。
2.按功效分类:把治疗不同疾病的药品分开,如将心血管类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等分别归类。这样在需要用药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应药品。同时,要注意将外用药和内服药严格区分开,外用药往往含有一些刺激性成分,若误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特殊药品单独存放:对于一些特殊药品,如精神类药品、麻醉药品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单独存放,做好保管和登记工作,防止药品滥用和流失。
五、定期检查:确保药品质量有效
定期检查家中储备的西药是很有必要的。
1.检查有效期:查看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过期药品的疗效无法保证,而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损害。一旦发现药品过期,应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防止儿童或宠物误食。
2.观察药品外观:检查药品是否有变色、变形、异味、沉淀、霉变等异常现象。如果发现药品外观出现变化,即使在有效期内,也可能已经变质,不能再服用。例如,口服液出现浑浊、沉淀,胶囊剂变软、破裂等情况,都说明药品质量存在问题。
西药的储存与保管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通过控制好温度、湿度,做好避光措施,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药品,我们就能确保西药在储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质量,在需要时发挥出最佳疗效,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西药的储存与保管,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安心。
(孙艳飞 平舆县人民医院 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