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症肺炎康复期,“躺赢”可不行,动起来!

2025-03-26 12: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经历了重症肺炎的生死考验,患者终于迎来康复期,这无疑是一道曙光。但可别以为能就此“躺赢”,舒舒服服地养着就能完全恢复如初。在康复期,适度运动至关重要,它能帮助身体各个系统重新“活”起来,加速康复进程,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重症肺炎康复期的运动秘诀,开启活力满满的康复之旅。

一、了解身体现状:为何不能“躺赢”

重症肺炎对身体的打击是全方位的。肺部,作为主战场,经历了炎症的肆虐,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肺功能或多或少受到损伤,肺活量可能降低,气体交换能力减弱,就像一台受损的“换气扇”,不能高效地为身体提供充足氧气。此时若一味躺着不动,肺部的恢复会更加缓慢,痰液也容易淤积,进一步阻碍通气。

肌肉同样“元气大伤”,长时间卧床休息,加上患病期间营养消耗大,肌肉出现萎缩,力量锐减,尤其是四肢肌肉和呼吸肌。呼吸肌无力,会导致呼吸浅快,无法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影响肺的复张;四肢肌肉无力,简单的起身、行走都变得困难重重,日常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长期不活动还会使血液循环减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流向肺部等重要器官,又会引发新的危机,所以,“躺赢”只会延误康复,动起来才是正道。

二、康复初期:温和启动,唤醒身体

1.床上翻身与关节活动:这是康复的第一步,简单却意义重大。患者平躺在床上,定时左右翻身,比如每2小时翻一次,不仅能预防压疮,还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让不同部位的肺泡都能得到锻炼。同时,依次活动手指、手腕、手肘、肩部、脚踝、膝盖、髋关节等关节,每个动作重复5-10次,做的时候要缓慢、轻柔,感受关节的转动,就像给生锈的机器零件上油,唤醒沉睡的肌肉与关节,为后续进一步锻炼打下基础。

2.呼吸操助力肺部康复:呼吸操在康复初期作用巨大。缩唇呼吸是常用方法之一,患者闭嘴经鼻吸气,让腹部隆起,感觉空气充满腹部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左右,如同吹口哨,嘴唇呈吹口哨状但要放松,如此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做3-4组。这种呼吸方式能增加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改善肺通气。还有腹式呼吸,平躺在床上,将一只手放在胸部,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同样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它有助于膈肌运动,增强肺功能,让呼吸更有力。

三、康复中期:稳步进阶,强化体能

1.坐立训练:当身体适应了初期的锻炼,便可尝试坐立训练。患者先从半卧位开始,慢慢调整床头角度,从30°逐步增加到90°,每次保持10-15分钟,感受身体重心的变化,锻炼腰背肌肉。适应后,坐在床边,双腿下垂,双手撑床,保持身体稳定,这个过程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开始时每次5-10分钟,每天3-4次,逐步延长时间,它能为后续站立、行走做好准备。

2.床边行走:在坐立自如的基础上,开启床边行走训练。刚开始,患者借助助行器或家人搀扶,缓慢迈出第一步,脚步要小,步伐要稳,先在床边来回走几步,每次行走距离不宜过长,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比如先走5-10米,每天增加一定距离,行走过程中注意调整呼吸,与脚步配合,一般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通过行走,锻炼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让患者逐渐恢复行动自信。

四、康复后期:全面提升,回归生活

1.上下楼梯锻炼:康复后期,上下楼梯是一项综合性锻炼。患者手扶楼梯栏杆,一步一步缓慢上楼,上楼梯时,先迈健侧腿,再迈患侧腿,下楼时相反,每一步都要踏稳,开始时可以一次上、下一层楼,中间适当休息,根据体力逐渐增加层数,每天进行2-3次。这项锻炼涉及腿部、臀部、腰部等多部位肌肉协同发力,还考验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完成后会感觉身体机能大幅提升,离正常生活更近一步。

2.日常活动融入锻炼:此时,患者要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比如自己穿衣、洗漱、做饭,做这些事的时候刻意放慢动作,注重动作的规范性,锻炼精细动作能力与自理能力;外出散步时,适当加快脚步,延长散步时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户外时光,让身体完全适应正常生活节奏,宣告康复胜利。

五、运动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这是重中之重,不同患者病情、身体恢复状况不同,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患者务必严格执行,不能擅自增加强度、频率,以免适得其反。

2.循序渐进:运动要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从简单到复杂,从少量到多量,不能急于求成。一旦运动过程中出现心慌、气短、胸痛、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原地休息,必要时呼叫医护人员。

3.做好防护:康复期患者免疫力仍相对较低,外出运动时要注意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防止再次感染,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康复成果。

结语

重症肺炎康复期,动起来是关键。从温和的床上活动到户外的自由漫步,每一步都是身体复苏的见证。患者只要坚持科学锻炼,遵循医嘱,做好防护,就能摆脱“病号”形象,以全新姿态回归生活,尽情享受健康人生的每一刻,让曾经的病痛成为过往,开启活力新篇章。

(张蕊 新乡市中心医院 感染与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