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出院后,常会遇到“喘不上气”的困扰。这种呼吸不畅可能源于气道内残留的痰液堵塞、肺功能未完全恢复,或是气道敏感性增加。若不及时干预,痰液积聚可能引发二次感染或加重肺损伤。下面结合临床经验,为康复期患者提供3个安全有效的居家排痰方法,并解析其原理与注意事项。
一、为何康复期仍会喘不上气?
重症肺炎对肺部的损伤往往超出想象。炎症可能导致肺泡塌陷、气道黏膜水肿,甚至形成疤痕组织。即使炎症消退,受损的肺组织仍需数周至数月修复。在此期间,气道分泌物增多、纤毛运动减弱,痰液容易滞留,形成“痰栓”堵塞气道。此外,肺炎可能诱发气道高反应性,使患者对冷空气、油烟等刺激更敏感,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常见诱因
气道狭窄:炎症导致气道黏膜肿胀,痰液黏附在管壁,使气道变窄。
肺功能下降:肺泡受损后,气体交换效率降低,需更用力呼吸。
痰液潴留:黏稠痰液堵塞小气道,阻碍空气流通。
二、3个居家排痰法,操作简单有效
方法一:体位引流+叩击排痰法
适用人群: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
操作步骤:
选择合适体位
若痰液积聚在右肺上叶,可采取左侧卧位,头部垫高30度,利用重力使痰液流向大气道。
若痰液在左肺下叶,则采用右侧卧位,臀部垫高,使患侧肺处于高位。
叩击辅助排痰
手法:五指并拢,掌心呈杯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叩击背部,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次叩击5-10分钟,每日3-4次。
注意事项:叩击力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餐后1小时内避免操作,防止呕吐。
效果:通过叩击震动气道,使痰液松动,结合体位引流,可促进痰液排出。
方法二:雾化吸入+主动咳嗽法
适用人群:痰液黏稠、咳嗽无力者。
操作步骤:
准备雾化液
常用药物:氨溴索(稀释痰液)、乙酰半胱氨酸(裂解痰液黏蛋白)、生理盐水(湿润气道)。
配比:2-3毫升药物+2毫升生理盐水,注入雾化器。
正确雾化
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口含雾化器喷嘴,深慢呼吸,使药物充分到达肺部。
每次雾化15-20分钟,每日2-3次。
主动咳嗽训练
雾化后,深吸气至肺总量,屏气3秒,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若痰液较深,可先进行3-5次哈气动作(类似吹蜡烛),再尝试咳嗽。
效果:雾化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主动咳嗽能借助气流冲击清除痰液。
方法三:呼吸训练+体位调整法
适用人群:肺功能较弱、呼吸浅快者。
操作步骤:
腹式呼吸训练
姿势:平躺或坐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
动作:用鼻吸气,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收缩,嘴巴呈吹口哨状缓慢呼气。
频率: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延长至20分钟。
缩唇呼吸法
动作:吸气时用鼻,呼气时嘴唇缩成“O”形,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
作用:增加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塌陷,改善气体交换。
体位调整
白天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长时间平躺,减少痰液积聚。
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30度,缓解呼吸困难。
效果: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气功能;体位调整有助于痰液引流。
三、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1.环境优化
空气净化: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使用HEPA滤网
湿度控制:室内湿度保持40%-60%
过敏原管理:每周清洗床上用品,避免饲养宠物
2.饮食调理
蛋白质摄入:每日1.2-1.5g/kg(如60kg者需72-90g),优先选择鸡蛋、鱼肉
抗氧化剂补充:每日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E 200IU
水分管理:每日饮水量=体重(kg)×30ml(如60kg者需1800ml)
3.观察症状
若出现痰中带血、持续发热、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立即就医。
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肺功能恢复情况。
四、何时需就医?
若居家排痰效果不佳,或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1.居家排痰时,呼吸突然变得急促,频率持续超30次/分钟,且休息后也没缓解。
2.口唇发绀,指甲青紫,表明身体缺氧。
3.意识模糊、嗜睡
4.胸痛、咯血
重症肺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耐心和科学护理。通过居家排痰法、呼吸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逐步改善呼吸功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愿每位患者都能早日恢复健康,自由呼吸!
(张永力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