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症患者“动”起来,拒绝“躺平”

2025-06-19 11: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监护仪器的滴答声此起彼伏,不少患者插着管子安静躺在病床上。家属看着一动不动的亲人,总觉得“养病就得静养”。可在主管护师眼里,重症患者“躺平”时间长了,反而会惹来一堆麻烦!其实,只要方法对,重症患者也能在病床上“动起来”。今天就带大家解锁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运动秘籍”,看看如何让身体在治疗中“逆流而上”。

一、“躺平”的代价:身体悄悄“生锈”

别以为重症患者躺着不动是“养精蓄锐”。长期卧床就像把汽车丢在车库不管,零件会慢慢生锈。肌肉得不到锻炼,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关节长时间不活动,变得僵硬像生锈的门轴;肺部痰液排不出去,容易引发感染;就连肠道蠕动也变慢,便秘成了家常便饭。

更要命的是,长时间卧床还会增加血栓风险。血液在下肢静脉里“懒洋洋”流动,慢慢凝结成块,一旦脱落顺着血管“乱跑”,堵到肺部就是致命的肺栓塞。这就好比河道长期不疏通,淤泥堆积后突然决堤,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CCU,让患者“动起来”,是和并发症抢时间的关键战役。

二、重症患者的“运动分级”:循序渐进是王道

重症患者的康复运动可不是“一刀切”,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态制定专属计划。就像爬山要选合适的路线,运动强度也得从“新手村”慢慢升级。

1.被动运动:医护帮忙“代劳”

病情最重、完全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先从被动运动开始。护士就像“人体理疗师”,轻柔地帮患者活动四肢关节,手腕转转、膝盖弯一弯,每个动作重复5-10次。这就像给生锈的自行车链条上润滑油,防止关节粘连。

翻身也是被动运动的“重头戏”。每2小时给患者翻一次身,既能预防压疮,又能让肺部不同区域“轮流工作”,减少痰液堆积。家属总担心翻身会弄疼患者或扯到管子,其实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完全不用担心。护士会一手固定导管,一手平稳翻身,比拆炸弹还谨慎。

2.助力运动:“搭把手”慢慢动

患者稍微恢复点力气,就进入助力运动阶段。比如抬起手臂时,护士或家属在手腕处轻轻托一把;练习坐起时,从床头摇高30度开始,慢慢增加角度。这就像学骑车时有人在后面扶着,既给了安全感,又能逐渐锻炼肌肉力量。

床边坐立训练也是经典项目。患者双腿垂在床边,双手抓住护栏,医护帮忙稳住身体,每次坚持几分钟。别小看这个简单动作,它能快速激活核心肌群,还能防止突然起身导致的头晕。

3.主动运动:自己“支棱起来”

病情好转后,患者就能尝试主动运动。最简单的是踝泵运动:躺着勾脚背、绷脚尖,像踩缝纫机一样重复动作。这个“脚部健身操”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堪称预防血栓的“神器”。

还有吹气球训练,深吸一口气把气球吹鼓,能锻炼肺活量。有些患者觉得吹气球太小儿科,其实它对改善呼吸功能效果显著。就像给漏气的轮胎打气,反复练习能让肺部重新“饱满”起来。

三、CCU里的“运动神器”:装备到位效率翻倍

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各种康复神器堪称患者运动的“神助攻”:

1. 气压治疗泵:长得像充气护膝,套在腿上定时充气放气,模拟按摩动作。它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效果比人工按摩还均匀。患者用起来就像给双腿做了场“自动SPA”。

2. 滑轮吊环:病床上方安装的滑轮装置,患者抓住吊环就能自己拉着坐起、翻身。这就像健身房的引体向上器材,不过难度低很多,适合重症患者慢慢找回运动能力。

3. 康复踏车:迷你版健身自行车,放在床边就能踩动。从每分钟10转开始,逐渐增加速度。踩起来就像给身体上了发条,激活全身能量。

这些神器可不是“花架子”,配合运动训练,能让康复效果事半功倍。

四、运动中的“硬核防护”:安全永远排第一

在CCU运动,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医护人员就像贴身保镖,时刻盯着每个细节:

1. 监测生命体征:运动时,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全程“紧盯”患者。一旦心率突然加快、血压波动,立刻暂停运动。这就像给运动上了道“安全锁”,防止身体超负荷。

2. 保护管路安全:插着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运动时,护士会用固定带、延长管妥善保护管路。翻身前先检查导管是否松动,比照顾易碎品还仔细。

3. 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强度每天根据患者状态微调。今天能坐5分钟,明天尝试10分钟;今天抬腿3次,明天加到5次。就像给游戏升级,稳稳当当不冒进。

五、家属必知:当个合格的“运动监督员”

1.别心疼“折腾”:看到患者做康复训练时费力的样子,家属难免心疼。但不动会让身体更糟,要相信医护专业判断,鼓励患者坚持训练。

2.学习康复知识:主动向医护人员学习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回家后也能帮助患者巩固练习。比如简单的肢体活动、翻身技巧,家属学会了,就能在日常护理中随时进行。

3. 关注患者反应:康复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头晕、胸痛等不适,立即停止,告诉医护人员。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在心脏重症监护室,让患者“动起来”不是折腾,而是加速康复的秘密武器。从被动翻身到主动锻炼,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是和疾病对抗的勋章。下次看到病床上的亲人开始运动,别再心疼,那是他们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白伟萍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心脏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